是的,大學士們都感覺到自己不配,不配評價這四句話。
“緣何讀書?”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有些人說的很好,有些人理解的差一些,但是大家都知道讀書有益,也很清楚的知道自己為什麼要讀書。
但是從來沒有人說出讀書是這四個原因。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諸多大學士的呼吸越發粗重了起來。
這四句話,應該是聖人之言!
應當是聖人教化天下讀書人的至理名言!
這四句話言簡意宏,說的是讀書人要通曉天地之理,使得天道彰顯!
讀書人要為生民立命,使得百姓安居樂業!
讀書人要替四聖延續不朽學說,使得四聖絕學傳頌後代!
讀書人要為千秋萬古建立偉大基業,使得萬世承平!
齊飛陽此時看著大學士一個個臉紅脖子粗,連連搖頭,而後開口道:“諸位仁兄,此四句,已經超出我等所學範圍,本學士建議,將此試卷,抄送趙喆大儒處,讓大儒決斷。”
“是誰所作文章?”有大學士問了一句:“是否要將糊名去掉?”
齊飛陽搖頭:“學宮規矩,乃是千百年來一直傳承下來的,規矩不可廢,糊名不能去掉,這樣,我等謄抄一份,再送至趙喆大儒處。”
齊飛陽此時快速書寫了一份,正要將這份抄送至趙喆大儒處之時,有大學士再度開口了:“齊兄,竊以為不如等我們將剩下那些學長的卷子全部評完,再做打算,若是還有如此我等無法評斷的卷子出現,可以一併謄抄之後,再給趙喆大儒送去。”
齊飛陽眼前一亮,笑道:“大善,既然如此,那就開始吧。”
學宮評卷有固定的規則,進入學宮,有三輪考試,前兩輪都還好,當場就出了結果,唯獨第三輪,需要評卷。
評卷由齊飛陽負責,齊飛陽負責召集學院現有的大學士,總共十人,稱之為“十學士評卷”。
十大學士基本上可以評所有人的卷子。
因為按照規則,只需要給出評價即可,但是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評卷結果在“甲等”之上,無論是“甲下”、“甲中”還是“甲上”這三個檔次的任何一個,都需要將試卷呈送給大儒們評閱。
大儒們基本也不會推翻這個評卷結果,只是為了讓大儒們可以瞭解到,學宮這一次又收了那些天賦、資質強大的弟子,方便大儒們日後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