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晉北之地至少有三人覬覦,哥哥、鄭啟之與褒洪德,一旦確定了帶兵出征者為褒洪德,哥哥只要要求褒洪德立下軍令狀以褒家的性命為保證,此戰必贏!若是輸了,輸的就是整個褒家的身家性命,這個提議,鄭啟之必定也會應和哥哥!而晉伯關心自己領地的安危,這軍令狀就宛如是救命符,他雖不敢提,可是必定會附和,再加上朝中褒洪德得罪之人不少,秦軍又不受待見,一旦有哥哥提議、鄭啟之附議、晉伯贊成,朝中的輿論則會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立下了這個軍令狀,那褒洪德兵敗,褒後也面臨著一死,大王身居中央不能有所偏袒,只得將褒後處死,誰人還會惦記褒洪德的死因之謎呢?”楚夫人分析道,這叫楚侯頻頻點頭,
“妹妹說的有理,只是這叫鄭啟之白白撿這麼一個便宜,我心裡實在是不舒服!”
手機閱讀
楚夫人此番出宮所為何事只怕是無需直言楚侯心中也能夠揣測一二,他也挽出了一絲笑意看著楚夫人,心頭卻壓著一塊巨石根本就無法笑出來,這笑意實在是難看的很。品書網 如今宮廷內外無法來去自如,楚侯這幾日,日日前往宮門等待姬宮湦的早朝,卻始終從宮內傳不來任何訊息,幾次試圖叫內侍臣帶訊息給楚夫人也都以失敗告終,姬宮湦此舉是要徹底斷了內外的聯絡,所以此番楚夫人的出宮實在叫人有些意外。
楚侯饒是心頭煩悶,卻還是得敷衍著笑臉問道,“不知道楚夫人來此所謂何事?”
“來勸勸哥哥,”楚夫人笑著說道。
楚侯熊儀的面色立刻就黑沉了下來,楚夫人同姬宮湦的關係到底如何,他並不是十分清楚的,只是如同外面那些人一般以為姬宮湦寵幸楚夫人,因此這番出宮倒也不顯得多麼令人驚奇了,他冷了冷顏色問道,“是他叫你來的?”
楚夫人搖了搖頭,“此事就不必他說了,當日鎬京城失守,褒洪德引大王入城殺秦候有功,褒後守城亦有功。如今這二人請戰,請求以晉北與北狄之戰而立軍功,大王不能不給褒家這個面子,哥哥若是咄咄逼人,豈不是叫大王下不來臺?”
“我叫他下不來臺?”楚侯冷哼一聲,“我若是叫他下來這個臺,我也是帶著楚兵來的這鎬京城,如今打道回府,帶著這一行人,我如何下臺?如何給我楚國人一個交代,我給大王這個面子,誰給我這個面子?”
“一方有難,楚軍支援,不管是否成行,楚軍已是正義之師了!大王的行為做事的手段,哥哥縱然過去不甚瞭解,經過了與東夷的那一役,也該有所瞭解了。哥哥想贏固然不難,可是大王若是想讓你輸只怕也不難。一來,大王手中誓死效忠的死士不乏,哥哥在晉北作戰,就怕有人打楚地的主意,叫你無暇顧及;二來,大王先前從我手中拿去了些見血封侯的劇毒,若是大王買通了軍中一二人,殺哥哥于軍中,此事只怕是……”楚夫人說道這裡微微的笑了笑,“也不難!”
楚侯的心頭陷入一陣沉思當中沒有回答楚夫人這番話,楚夫人則繼續說道,“朝中死的不明不白的人只怕是不少,哥哥以為都是何人所為?”
“都是大王?”楚侯問道。
楚夫人只是笑了笑,並沒有明確的回答這個問題,這笑意當中包含的資訊就太多了,楚侯思前想後忽然想起一人來,“秦候也為大王所殺?”
“不然呢?”楚夫人說著挽了挽自己耳邊的碎髮,楚侯的心中一凜,“如此說來,文朔前往鄭國迎接大王大軍,如今卻是鄭啟之折返回來,文朔帶領著一支朝中軍隊不知去向,可是前往我楚國邊境上待命了?”
“若是想制住一人,自然要扼其要害之處,只待對方妄動之時,便痛下殺手!”楚夫人看著楚侯說道,“大王不乏的就是這個狠心!”
這話叫楚侯聽來心中可不大舒服,但是細細思量,此事若出自姬宮湦之手倒也並不叫人覺得多麼意外,自己所看的局勢竟然還比不上後宮之中的一位女子,楚侯深感慚愧,立刻向楚夫人作揖拜謁了一番,“娘娘所言極是,熊某倒是有欠考慮了!所以此番,我等叫褒洪德前往晉北作戰?”
“面子上是一定要這麼做的!”楚夫人點了點頭。
這話叫楚侯警覺的問道,“那麼……底下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大王如何做,我們自然能夠依法炮製,如今褒家位於秦楚之間,既然大王能派文朔抵在楚國邊境之上,隨時準備給哥哥致命一擊,我們何嘗不能如此,讓褒洪德此番出征分心;再者,買通褒洪德身邊的內侍臣,一樣可以下毒害他!只要秦軍一敗,必定需要有人替代,屆時就輪到哥哥出兵了。”
“只怕還輪不到,我們若是這麼做,怕是給鄭啟之做了嫁衣。一旦秦軍敗,大王只怕會啟用鄭啟之來抵抗北狄之師。”楚侯搖了搖頭,只怕是此舉不妥,“更何況,若是褒洪德無故身亡,只怕是娘娘必定不會善罷甘休,她若要徹查此事,萬一查到了我楚國頭上,大王一樣會調轉槍頭對付我等!”
“只怕未必!”楚夫人笑了笑,“哥哥也說了,若是秦軍戰敗,鄭啟之出征,那麼收益的人便只有鄭啟之一人而已了,怎麼懷疑也很懷疑不到哥哥頭上啊!更何況,褒後想要追究,也得要有命追究才好啊!”
“什麼意思?”楚侯不解的問道。
“如今晉北之地至少有三人覬覦,哥哥、鄭啟之與褒洪德,一旦確定了帶兵出征者為褒洪德,哥哥只要要求褒洪德立下軍令狀以褒家的性命為保證,此戰必贏!若是輸了,輸的就是整個褒家的身家性命,這個提議,鄭啟之必定也會應和哥哥!而晉伯關心自己領地的安危,這軍令狀就宛如是救命符,他雖不敢提,可是必定會附和,再加上朝中褒洪德得罪之人不少,秦軍又不受待見,一旦有哥哥提議、鄭啟之附議、晉伯贊成,朝中的輿論則會呈現出一邊倒的局面,立下了這個軍令狀,那褒洪德兵敗,褒後也面臨著一死,大王身居中央不能有所偏袒,只得將褒後處死,誰人還會惦記褒洪德的死因之謎呢?”楚夫人分析道,這叫楚侯頻頻點頭,“妹妹說的有理,只是這叫鄭啟之白白撿這麼一個便宜,我心裡實在是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