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沒有參戰,只壓了兩部小片,一部是肖央主演的《情聖》,裡面有個英國籍的韓裔女演員克拉拉,本名叫李成敏,相貌、身材超級頂。
投資幾千萬賺回7億票房。
還有一部是明年1月份上映的《乘風破浪》,韓寒的第二部電影,鄧超、趙麗穎、彭于晏等主演,架構是模仿陳可辛的一部老片《新難兄難弟》。
男主與父親有矛盾,一次意外回到了1998年,認識了年輕時的父親和幾個兄弟,慢慢理解父親的故事。
其中有個角色,是董子健飾演的程式設計師,姓馬,名化藤,在片中做了個軟體叫OICQ,明顯在拿小馬哥玩梗……
此片票房會達到10億,比上一部《後會無期》高,但姚遠覺得沒有《後會無期》好,只能說韓寒也很聰明,懂市場。
這種聰明延續到了《飛馳人生》,以及他監製的《揚名立萬》,但在《四海》裡消失了,所以他撲街了。
而今年最被寄予厚望的,無疑是張藝謀的《長城》。
15日上映,五個小時,票房收入就達到了4864萬,首週末3天累計4.7億,勢頭確實很好,但談不上火爆的程度。
年初《美人魚》大破30億,瞬間拉高了市場。
結果內地第一大導中美聯合鉅製,就拍出個這???
“劇情之弱智令人髮指,一群你的名字叫饕餮的怪獸從外部成功翻牆最終被掐WiFi的慘烈故事。”
“槽點和饕餮一樣多!”
“這次不需要吐槽景甜,因為有別的更值得吐槽的。”
“一場縮減版的奧運會開幕式,中國大鼓、跳水、射箭、焰火、孔明燈隊的節目單拉得漂亮,張藝謀從大紅大綠徹底進化到了五顏六色,餘生可用【印象·怪獸】大型文體表演去行銷世界。”
《長城》的本意是中西融合,賺取兩地票房,結果兩頭不討好。
在北美,美國人看的莫名其妙,完全不能理解,而且套路老舊,遠遜好萊塢的商業大片,最終只有4千多萬的票房。
在中國,除了劇情、演技這些硬傷,內嵌的軟文化更令人不舒服。
首先《長城》名字就取錯了,取個別的名,可能還不會遭到如此猛烈的吐槽,但它偏偏叫長城,而影片完全撐不起這倆字。
小孩子都懂,長城對中國人有特殊意義的。
其次,為什麼讓幾個老外來拯救?為什麼要讓白男配黃女?為什麼那群醜不拉幾的怪獸要叫饕餮?你知不知道中國古代,傳說中的饕餮多有威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