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是不是怕她會忍不住笑出聲來,皇上沒敢讓他們久待,直接就把他們打發了。
姜綰早想走了,在太后跟前,她不敢笑,可憋笑太辛苦了啊。
出了順寧宮,姜綰的肩膀就抖的肆無忌憚了,抖的齊墨遠都看不過眼,眸底不自覺的帶了一絲他都沒察覺的寵溺。
“有那麼高興嗎?”他含笑道。
姜綰瞅了齊墨遠一眼,“我原以為把惜字齋逼的關門大吉就算是狠狠的給自己和大哥出氣了。”
“結果沒想到最狠的報復是讓惜字齋連關門大吉都做不到,開一天賠一天。”
齊墨遠看她眉飛色舞的模樣,實在不忍心潑她冷水,“你太小瞧護國公了。”
姜綰斜著他道,“你也不要長他人志氣滅自己威風。”
“如果你是護國公,你怎麼解決這事?”
這一問,直接把齊墨遠問難住了。
讓惜字齋賣孤本善本的是皇上和太后,護國公就算再厲害,他也不敢公然抗旨。
順寧宮。
姜綰和齊墨遠走了,但皇上沒有走。
太后留他說話,太后道,“皇上要開書院,心繫天下,先皇泉下有知,必深感欣慰。”
“但皇上想過沒有,天下人都能讀的起書,當真是件好事嗎?”
皇上眉頭一皺,“太后覺得這是件壞事?”
太后道,“聰明人多了,朝廷不好管束。”
百姓們,還是蠢點兒好。
皇上眉頭皺的緊緊的,太后繼續道,“皇上覺得天下讀書人多了,能從中挑選不少棟樑之才,可皇上想過朝中那些大臣沒有?”
“朝廷的官職就那麼多,提拔的讀書人多了,那些大臣的子孫後代該如何?”
這也是為什麼朝廷想開書院艱難的原因。
因為那些官員不會同意。
他們不缺錢,兒子孫子不缺先生教導,為什麼要贊同朝廷開書院培養那些庶民之子來跟他們搶官職?
太后站在文武百官的立場勸皇上打消開書院的念頭,但太后不知道,她的話反倒激起了皇上開書院的決心。
朝廷庸才太多了,他需要提拔人才,可提拔一個又一個不是這個官員的兒子,就是那個官員的孫子,再不就是拐著彎的親戚,這些裙帶關係更助長了朝廷結黨營私,官官相護之風。
皇上端起茶盞,輕輕撥弄了幾下,道,“太后考慮的不無道理。”
“但朕要開書院的事,百官都知道,無一人阻止,想來都有把握自己的子孫不會被庶民比下去。”
書香門第之子怕被寒門子弟比下去,傳出去不得笑掉人大牙?
太后嗓子一噎,勸說的話再說不出口了。
百官都不擔心,她一個太后擔心這麼多做什麼,這不是吃飽了撐著沒事找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