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籮筐剛好放了兩壇,還有一罈子李曉霜準備先看看今日的行情再作打算,此時便先留在家裡了。
見張磊兒自顧忙活,李曉霜也樂得清閒,拍了拍他的肩膀,道:“忙完快去洗漱吧!等會我們該出發了。”
“好哩!”
張磊兒將酒罈子放置到籮筐裡後便快速去廚房打水洗漱,李曉霜則將起床時蒸好的饅頭撿起放入包裹裡包好,以便在路上解決早飯。
非集日路上有些冷清,只遇上一些出門忙活的村民,遇上些臉熟的便熱情的閒聊上幾句,遇上面生則冷淡的點點頭打個招呼,多見幾次也就算是熟悉了,等下回再見或許也可以熱情的聊上幾句。
“大勇家的,一大清早這是要去鎮上啊?今天可不是集日呀!”
出了村口沒多久,便遇上了村長夫人黎春華。
“是呀!嬸子,去鎮上給我那閨女買些成親用的活計,您怎麼也這般早?這是去幹嘛呢?”李曉霜微微笑著點頭應道,看著黎春華手上嫩生生的薺菜頭不由得疑惑的問道。
黎春華一臉無奈:“哎!這不是昨天小桐嚷嚷著要吃餃子,好不容易哄好了說今天給他包了吃,這才一大清早的出來搜刮這些薺菜,免得來晚了都給大傢伙當主食砍了。”
小桐是黎嬸的孫子,今年約莫五歲的年紀,正是好吃的年紀,有訴求的年紀。
“有您這樣想吃啥便能夠滿足的奶奶小桐可是幸福得很呢!這年頭可不是那戶人家說想吃餃子就能吃上餃子的,還是嬸子家底豐厚呀!那您先忙,我先趕著上集市去了,琳兒成親那日來家裡喝杯喜酒啊!”
李曉霜笑著奉承了幾句,便準備告辭離開。
黎春華一臉笑意:“行,那天我會早點去幫忙,你先忙吧!我也趕著回去給我家那金疙瘩包餃子去了。”
村長張德發家的子嗣單薄,老大大貴至今還無所出,小桐是老二二貴的兒子,二貴至今也只有小桐一個小孩。
作為孫子輩唯一的孫子,總是嬌慣些的。
辭別了黎春華,兩母子晃晃悠悠到得鎮上太陽已經升得老高了。
李曉霜並不打算到集市那邊擺攤,與張磊兒徑直挑著酒罈子來到早已打聽好的酒水鋪子前。
酒鋪的小兒剛剛卸了門板準備開門營業,看見李曉霜二人,很是熱情:“小嬸子可是需要打些酒?咱這兒今早新來了一批新酒。”
“小二哥,我們不買酒,我們賣酒,不知貴店掌櫃是否在?麻煩小二哥幫忙通告一下。”
“賣酒?”酒鋪小二狐疑的看了李曉霜一眼兒,復又看向李曉霜身旁的張磊兒以及他挑著的擔子。
從他的角度便能看到籮筐上放置的酒罈子,一邊兩個,以他賣酒多年的經驗,一罈子酒大約十斤左右,四罈子酒也不過四十斤,對於他家酒鋪來說還不夠塞牙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