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骨傲視霜雪,給人一種冰冷之感,但這種冰冷包裹著一腔熱血。”
“筆鋒看似殺機凜然,卻引而不發,就像驚蟄雷聲,雷聲一起,殺機湧現。”
“筆肉剛烈霸道,但外剛內柔,跟筆順遙相呼應。”
“最後成文,氣勢厚重滄桑,但又有種上善若水之感,善利萬物而不爭。”
“這是十二種變化!”
孫承枝抑制不住內心的激盪,面色都紅潤起來,雙目死死盯著李成蹊,再次問道:“他是誰,一定要找到此人。如果我跟著教授他一年,一定能成為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書法大家!”
孫承枝的身軀顫動了起來,最明顯的就是他的手,都抖動著,這是激動到了情難自禁的地步。
也難怪孫承枝如此激動,他一生酷愛書畫,天縱其才,但沒有收徒。
不是他敝帚自珍,而是沒有人讓他心動,達不到他傳下衣缽的條件。
但是看到這幅字跡,他第一次心動了,想要收這個人為徒!
孫承枝的反應,李成蹊都看在眼裡。
但是是不是有些過了。
這幅字真有這麼好嗎?
他暗自疑惑起來。
當初張陸寫完之後,他是感受到了裡面的氣勢,但書法作品,不僅僅有氣勢就行,還要形神具備。
老實說,張陸的字,就跟孫承枝自己說的那樣,筆順不夠圓滑。
這是一幅好字,他不會質疑,但似乎沒有好到孫承枝說的程度吧。
不過孫承枝是什麼人,他可是一清二楚,這個傢伙可是毒舌得很。
看不上眼的字,能批判到作者當場淚崩,提筆都寫不下字。
看上眼的字,也會雞蛋裡挑骨頭,力求要作者寫到完美的境界,一一指出書法的不足之處。
像這樣他如此高度讚揚的書,一旦流入拍賣會,什麼樣的價格都有可能拍得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