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三年,雖然掌握的的知識不多,但畢竟環境歷練人。
李清從內而外改變了很多,原先歡蹦跳躍的李清,漸漸變得文靜,身上有一種超凡脫俗的文雅。
一個高年級的男生,塞給李清一本鋼筆字帖,扉頁上寫著“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畢業後的李清,偶爾還約上張梅出去玩,張梅言語間還是經常把張龍掛在嘴邊。
李清對於張龍的印象,卻越來越模糊,聽到張梅談及張龍,只是微微的一笑,再也沒有那種強烈心動的感覺了。
張梅決定還去復讀,自此李清和張梅聯絡越來越少了。
李清在家晃盪了兩個月,有時候去李雲店裡玩玩看看。
李雲店裡生意火爆,忙的時候,店裡人頭攢動,腳挨著腳,若是力氣小的,很難擠進去。
三家人都跑去幫忙。
紅糖頭天晚上,用稱一斤一斤稱好,倒在報紙上,折成三角體,外面再用根稻草紮起來。
李振富和宋南枝也不多問什麼,
終於有一天,李清態度堅決的和李振富說
“爸,我想上班,我不讀書了”
“清兒,你真決定不讀書了?”
“爸,我堅決不讀書了”
多年後李清才知道李振富當時是多麼的失望。
大女兒初中畢業,離開校園,小女明擺著是沒有希望。
把希望全寄託在二女兒身上,希望二女兒能考上高等學校,端上鐵飯碗,過上穩定又體面的生活。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人生難得幾回搏”這一搏,李清就這樣輕易的放棄了。
不想繼續求學,家裡又不種田,首先得有份工作做,不能遊手好閒。
思來想去,還是學一門技術比較穩妥,不管什麼時候起碼能夠養活自己。
常聽大人們說
“任何時代,餓不死手藝人”
李清興沖沖地把自己的想法告知父親。
“爸爸,我想學門技術。”
“哦?這幾天我正與你媽商議,給你找份工作。”
“你想學技術啊,你想學什麼技術啊?”
李振富微笑看著女兒說。
“你這個想法不錯呀,我這兩天給你找找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