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葬明> 第二十二章 兵部特情處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十二章 兵部特情處 (1 / 2)

周遇吉很看不起這些官軍同僚們,可是這種情況他也只能為大明哀嘆一聲,卻無法改變一點,就只能眼睜睜的看著沿途幾千官軍,就這麼一刀一槍都沒有和大中軍進行拼殺,便基本上都投降了大中軍,這會兒大部成了大中軍的輔兵,開始聽從大中軍的調遣。

說來也怪,這幫官軍只要一投降大中軍,僅僅是稍作整編,以大中軍的軍官替換了他們的軍將,頓時便如同換了一個人一般,一個個變得鬥志昂揚了起來,而且也聽話守紀了許多,沒兩天時間,做事的時候,便變得有模有樣了起來,以飛快的速度在朝著大中軍舊部看齊,這真就讓周遇吉看不懂了。

就連他麾下的這些官兵,在跟著這支大中軍行動的這幾天時間裡,也開始變得比以前規矩了許多,不少兵將暗中開始約束自己,儘可能的做事有模有樣一些,似乎是想要表現的好一點,不被那些大中軍的將士們瞧不起,人都是有自尊心的,周遇吉知道不管怎麼樣,他未來都可能要帶著這些手下死在戰場上,於是也樂觀其變,任由手下兵將們發生著這種改變。

讓周遇吉高興的是大中軍果真踐行了他們的諾言,並沒有出現任何異動,而是在那個閻重喜等大中軍將們的率領下,一路疾行到了山海關一帶,並且在這裡停駐了下來。

於是周遇吉也減輕了不少對大中軍的敵意,在抵達了撫寧衛之後,便主動將盧象升恭送出了他的營盤,送盧象升回到了大中軍的營盤之中。

在送盧象升回去的時候,大中軍兵將集體出營相迎,一個個臉上都流露出了對盧象升的敬佩之情,閻重喜在接回盧象升的時候,更是連聲對周遇吉道謝,並且下令再一次給周遇吉調撥了部分糧秣,支援周遇吉的人馬,同時為了確保雙方不發生誤會,還派了幾個大中軍的軍官,進入周遇吉的營中,充當聯絡官,也接收了周遇吉幾個手下的家丁,進入大中軍營中,雙方互派聯絡官,一旦有事便及時聯絡,以免出現不應該有的誤會。

周遇吉到了撫寧衛之後,便派家丁去了山海關參見山海關總兵吳襄,表示願意領兵接防一段長城,增強長城的守禦力量,但是意外的是吳襄卻拒絕了周遇吉的增援,令其留在大中軍一側,繼續監視大中軍,不得他靠近長城任何關隘,周遇吉頓時變氣的要死,差點當場便掀翻了桌子。

其實吳襄不許周遇吉接防任何長城沿線的關隘,原因很簡單,那就是在吳襄眼中,周遇吉其實已經是一個叛將,已經叛投到了大中軍一方,雖說現如今還打著大明官軍的旗號,但是卻可能是要做大中軍的內應,所以吳襄是不會放心將他控制的山海關一帶的防務交給周遇吉的。

周遇吉無奈之下,也只得繼續領兵停紮在大中軍近側,靜觀形勢的變化。

而就在這個時候,在大中軍左路軍的兵帳之中,閻重喜和王承平、盧象升等一干主帥,都坐在大帳之中,閻重喜顯得很是焦躁,在帳中來回走動,對盧象升問道:“盧大人,你的信已經送到山海關時候不短了,可是那吳襄卻還是沒有一點反應,既不說投降我軍,也不說不投降,就這麼拖著,到底要拖到什麼時候算是個頭?不成的話,咱們就強行奪佔山海關拉倒,一旦吳襄要是投降建奴的話,那麼咱們便失去了山海關這個重要的防線了!形勢會對咱們非常不利!”

盧象升臉色也不太好,搖頭道:“現在以本官所見,閻將軍還不易動手,吳襄搖擺也是正常的,畢竟他的兒子便死在了咱們聖上手中,現如今讓他立即輕易便做出投降我們的決定,換做誰都恐怕不會這麼輕易的拿定主意!而且眼下閻重喜還沒有投降建奴,我們還有爭取的機會,畢竟他手下還有一兩萬官軍,一旦逼急了他的話,反倒可能會逼著他倒向建奴一方,到時候我們便會相當棘手了!所以不妨再等一下的好!”

王承平有點不耐煩的說道:“盧大人的話倒是有理,誰想得到當初吳三桂入關之後,被咱們聖上給幹掉了,現如今朝廷卻又啟用了他老爹吳襄來鎮守山海關,真是不好辦呀!不過要是咱們就這麼坐等下去的話,一旦那廝要是先投降了建奴一方,咱們豈不是抓瞎了嗎?

只可惜我們兵力有點少,還不足以嚇住吳襄,要事這會兒我們多兩萬人馬的話,恐怕吳襄就會很快投降咱們了!”

閻重喜介面道:“是呀,我們的兵力卻是不太多,不足以給吳襄施加太大壓力,不過今日有人來報,聖上已經派出了羅立一部,和刁正的中路軍會和,正在從河間府朝著這邊疾行,前來和我們會和,這一次他們帶來的兵力有近三萬人馬,一旦趕過來的話,咱們的實力便增強不少,最起碼即便是建奴破關而入,我們也能支撐到聖上領兵趕過來!”

王承平點頭道:“這倒是個好訊息,如果老羅和老刁能率部趕過來的話,咱們還怕他個逑呀!吳襄如果再不降的話,那麼咱們便乾脆硬搶好了!”

盧象升皺著眉頭考慮了一下之後,微微搖頭道:“這確實是好訊息,時下我們的兵力卻是單薄了一些,即便是接防了山海關一帶,但是也不足以擋住洶湧而來的建奴大軍,畢竟雙方兵力太過懸殊了一些!另外本官以為,吳襄應該不會這麼輕易便投降建奴的,畢竟這次大明皇上啟用吳襄,也並未就真正的信任他,據說這次吳襄前來山海關赴任,僅帶了一些家丁前來,並未帶上他在京師之中的家眷一同前來,那麼便說明大明朝廷並不十分信任他,他的那些家眷還都留在京師之中,其實就是被朝廷當做了人質,吳襄現如今兒子已經死了一個了,一旦他要是投降了建奴的話,大明皇上豈能放過他的家人?而且吳襄現在年事已高,想要再生兒育女恐怕也難,即便是投降了建奴,有了榮華富貴又能如何?難不成他就眼睜睜的看著他的兒孫都被殺掉嗎?那樣的話他吳家也就斷了香火!所以本官覺得,吳襄不會輕易便這麼投降建奴,所以我們還有機會!”

三個人正在商量的時候,突然間帳外的侍衛通報,說有人從山海關過來了,說是有重要的情報要稟報閻重喜他們。

於是三人都精神一振,閻重喜立即揮手令人將前來報信之人帶入到大帳之中,三人抬眼望去,見到此人一身商賈的打扮,低著頭進入帳中,對三人施禮道:“卑職參見三位大人!”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