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葬明>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裁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八十七章 大裁軍 (1 / 2)

也就在萬眾皆以為大中朝今後會徹底安生下來,全力恢復各地農經的時候,內閣大臣們也在商議著要裁撤一些兵馬,準備將精力全都投入到恢復各地經濟民生的事情上的時候,海軍方面和海上貿易集團都提出來,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攻勢,要將臺灣島拿下來,將盤踞在臺灣島上的荷蘭人逐出臺灣島的時候,肖天健卻在內閣會議上表示了反對的意見。

對於裁撤過剩的軍隊問題上,肖天健並未反對,經過這麼多年的南征北戰之後,大中軍也膨脹的非常厲害,經過粗略統計下來,各地的大中軍這幾年來,為了加強對各地的統治力度,不斷的進行徵兵,再加上不斷的收服各地的亂軍和明朝舊部,即便是大中軍一邊打一邊裁撤遣散閒雜人員和老弱殘兵,也使得大中軍到了天元三年夏季的時候,已經達到了空前的近百萬的數量了。

百萬大軍對於後世也許算不上太多,可是在這個時代,卻是一個恐怖的數字,以這個時代的生產力來說,即便是大中朝所轄人口已經過億,但是一百多個人養活一個兵還有十幾萬匹各種騾馬,對於新立的大中朝來說,無疑是一項非常沉重的負擔,何況現在大中朝也是處於百廢俱興的階段,要花錢的地方太多太多,而且肖天健一心一意要儘快打造出來一支強大的海軍,這海軍可是純燒錢的兵種,不裁撤掉大批陸師的話,無論如何也架不住這樣的消耗。

再加上當兵的基本上都是青壯年勞力,現在大中朝百廢俱興,大批撂荒農田需要重新復耕,因為前期農業因為天災戰禍遭受破壞嚴重,耕牛大批被殺掉,農耕更需要以人力為重,可是這麼多青壯被徵做兵卒,這對於大中朝今後的復甦也非常不利,所以裁撤各地陸師便必須要儘快展開。

所以肖天健也同意內閣大臣們提出的裁軍計劃,將現有的百萬大軍裁撤掉三成甚至於一半,令其卸甲歸田。

但是內閣大臣們提出的裁軍計劃,卻遭到了兵部上下的反對,他們的理由也很充分,現如今各地剛剛平定,還有許多大明餘孽在蠢蠢欲動試圖復國,西北方面還有李自成餘孽尚未盡數被討平,而且這些大中軍兵將之中,有許多人為大中朝出生入死,現在剛剛立國不久,便要將他們趕回家,這麼大批的兵將一旦安置不好的話,便又會成為不穩定因素,使得剛剛稍稍平定下來的局勢重新糜爛。

而且永曆現在逃入緬甸,北方還有建奴和蒙古人的事情沒有解決,下一步肯定還要在北方動兵,所以眼下大批裁撤陸師並不合適。

對於軍方的態度彰顯出了文武之間的嚴重分歧和矛盾,這是一場博弈,而肖天健無疑便是這場文武之間的博弈的裁決者。

對此肖天健考慮再三,多次和內閣以及兵部方面進行商量,但是最終肖天健還是下旨,對各地軍隊進行一次大規模的整編,但是對於裁撤兵馬數量,採取了分批裁撤的方式,在本年度也就是天元三年之內,各路兵馬現行整編裁撤兩成兵馬,將軍中一些老弱兵將先行裁撤,令其卸甲歸田。

當然這次裁軍也並非簡單的將這些兵將遣散回家務農便拉倒了,對於裁撤兵將,肖天健要求給予厚待,特別是對那些有功的將士,更要給予厚撫,根據其軍階不同,給予數量不等的遣散費。

另外這些兵將遣散之後,要返回原籍進行安置,各地官府要妥善對其進行安排,絕不容許出現讓兵將們一回家便立即陷入到餓肚子的境地之中。

好在中國經過這次大變之後,原來各地被大明皇親國戚以及一些勳戚權貴大量兼併的土地,現如今已經基本上都被收歸了國有,這些土地除了可以安排原來大批的失地流民之外,還有不少的剩餘,故此撤編遣散兵將返回原籍之後,可按照朝廷的要求,每人可根據田地的厚薄不同,獲取到數量不等的田地,作為他們今後養家餬口的基礎,而且朝廷對於這些遣散回鄉的兵將,還給予免徵兩年的特殊優待,儘可能的減少這些兵將們返鄉之後所產生出的不穩定因素。

另外大中軍之中,還有一大批情況比較特殊的人員,那就是這些年來俘獲的敵軍,因為擔心這些俘虜一旦遣散馬上變成流匪,所以這些俘虜們也多被編列為輔兵隨軍看管聽用。

對於這一批俘虜,自然不可能像大中軍兵將那樣得到厚待,但是就地遣散也不是辦法,肖天健便提出了一個建立建設兵團的想法,將這批俘虜調至一些邊境地區,準其將家人也帶上,一起前往這些偏遠之地進行編管屯耕。

北方因為天災戰禍的原因,原來邊境地區很多地方重新變成了荒蕪之地,對於土地的利用率遠沒有後世那樣的見縫插針般的密集,所以還有大量的荒地可供屯耕,可是既然是偏遠之地,生存條件肯定要相對惡劣一些,普通的民眾是不願意輕易便去這些地方落戶的,唯有透過強力政策,先將一些俘虜送到這些地方安置,帶到這些偏遠之地各種生存條件改善之後,方能推出各種優惠政策,吸引內地百姓移民,這個辦法也是對偏遠地區開發的一個不錯的辦法。

肖天健提出這個想法之後,立即便得到了文武兩方的支援,於是在天元三年下半年的時候,大中軍便開始了正式的裁軍。

一批批俘兵開始被拖家帶口的遣送往了各地的偏遠地區,而一些老弱殘兵也開始在領取到遣散費之後,逐步的返回原籍接受安置,雖然這裁撤遣散這麼多兵將,對於大中朝來說,一下便要支出一大筆銀子,但是為了今後大中朝的長治久安,戶部方面還是想辦法咬著牙將這筆錢撥了出來。

但是作為遣散人員,諸軍之中的那些在各地講武堂結業的學員兵們,卻被肖天健要求盡數保留了下來,這些人乃是肖天健好不容易培養出來的職業軍人,不同於一般招募的兵卒,他們每個人都接受過嚴苛的訓練,對於大中朝和肖天健都非常忠誠,戰場上表現的也非常勇敢,一旦將他們裁撤回家,那可就讓肖天健心疼大了。

趁著這次南方平定和裁軍的機會,肖天健又一次對大中軍進行了一次結構性的調整,對大中朝各地軍隊進行了重新編列,按照原來大中軍推行的五五編制,對諸軍進行再一次的整編。

大中軍現在基本獨立作戰單位是師一級的作戰單位,每個陸軍師除了編入五個標準戰兵營之外,還另外編入一個師屬斥候連,一個師屬炮兵營,一個師屬輜兵營,一個師屬工兵連。

而一個營則下轄五個戰兵連,一個斥候小隊,一個營屬炮兵連,如此類推,使得一個整編師齊裝滿員的話,兵力達到一萬人左右。

另外在師一級的作戰單位之外,增設一個團一級的獨立作戰單位,透過裁撤一些部隊的同時,以留下的人員組成獨立騎兵團、獨立工兵團、獨立炮兵團、獨立輜兵團等獨立兵種的部隊,平時不編入作戰師,但是在戰時可隨時按照需要,將這些獨立團編入到作戰集團之中,作為補充和加強使用。

對於多出的人員進行裁撤,不足的人員進行以其他軍中裁撤之後留下的精兵進行補充,使之都達到齊裝滿員狀態。

原來大中軍共劃分成了四個鎮軍外加一個戰區,另外還有一個直屬近衛軍,這一次趁著整編的機會,肖天健又一次對大中軍進行了重新劃分。

取消鎮軍稱呼,並且效仿後世稱呼,將鎮軍改稱為軍區,成立西北軍區、中原軍區、北方軍區、西南軍區、東南軍區、遼東軍區以及一個近衛衛戍軍區,共七大軍區。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