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葬明>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拾舊業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七十九章 重拾舊業 (1 / 2)

肖天健親自動手,製作了各種製圖工具,馬上便在宮中忙活了起來,這麼多年來,他幾乎快要將之前所學的專業給丟掉了,幸好前些年他意識到這種危險的存在,總是想盡辦法抽出一些時間,來記錄一些筆記,將之前所學的一些專業知識,透過回憶整理記錄下來,即便是在行軍打仗之中,他也總是擠出一些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現如今這些筆記已經整理出了十幾本之多,等到現在他用上的時候,開啟翻看一下,許多東西便馬上便又能回憶起來。

對於推進大中朝工業化的程序,肖天健是不遺餘力的,他深知軍事科學的進步可以大大的帶動民用科技的發展,比如說蒸汽機最終被髮明出來,便跟大炮分不開關係。

正是由於為了造出更好的大炮,有人發明了鏜床,用來加工大炮光滑的內膛,這也使得製造蒸汽機的汽缸得到了保障,最終使得實用性的蒸汽機被髮明出來。

所以想要發展工業化,機械是最基礎的保障,肖天健一抽出時間,僅僅是稍作思考,便決定第一個要設計的機械便是鏜床。

對於他這個機械專業的大學畢業生來說,設計一部簡易的鏜床,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而且只要鏜床製造出來,第一個得到好處的便是軍方,大中朝的兵工廠便可以利用鏜床,為軍隊提供質量更好的大炮,使得中國軍隊今後在戰場上,不管是面對任何敵人,都可以在技術上取得相當的優勢。

所以肖天健馬上便將熱情傾注到了他的機械化夢想之中,但是設計一部簡易鏜床不是什麼難事,困難的是將他製造出來,卻並不容易,這裡面牽扯到了材料的問題,眼下中國的冶金水平還並不高,鑄鐵件是沒有什麼問題,但是鏜床所需的刀具,這個時候卻很不容易解決,後世用的都是高硬度的合金鋼,這個時代合金鋼是不用想的,現在還根本製造不出來,所以便只能採用高碳鋼,這就需要工匠來想辦法試製,直到試製出可用的高碳鋼才能解決問題。

另外一個就是動力問題,根本不可能有電力或者內燃機或者蒸汽機來提供動力,在這個時代可用的動力也僅有人力、畜力和水力,雖然風力也可以提供動力,但是必須要選擇風力資源多的地方,所以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而人力所能提供的動力太小,畜力也不能提供穩定的動力,唯一可選的也只有水力。

於是肖天健便將第一座鏜床設計為了水力作為動力來源,這一點對於眼下的他來說並不算太大的難事,他已經掌握的大半個中國的資源,不管是人力還是物力上,都已經沒有什麼障礙,所以他索性便令工部,在南京城外,擇地建立起一座機器製造廠,作為他試製第一代機床的場地。

這個機器製造廠名義上歸於工部管轄,實質上暫時直接由肖天健管理,牛金星這個工部尚書,按照肖天健的旨意,從各地同時調集了數十名高明的工匠,作為肖天健的幫手,供肖天健使用。

有了人,有了場地之後,肖天健便馬上開始動手,將一份份圖紙下發到了工匠手中,別看這個時候中國還沒有形成系統的製圖,但是這一點也難不住肖天健,他親自將工匠們招到宮中,為他們講解如何看懂他所繪的圖紙,這些工匠們一輩子都沒有想過,居然能有機會進入皇宮之中面見皇帝,一個個入宮之後顯得是戰戰兢兢,跪在地上根本不敢抬頭看一眼肖天健。

肖天健想要讓他們起來聽他講解,但是這些工匠們一個個還是嚇得夠嗆,於是肖天健只得無奈的令人弄來一個黑板,用臨時代用的粉筆在黑板上寫寫畫畫,給他們講解這些製圖知識,讓這些工匠們先從看懂他所繪的圖紙入手,然後令他們領取圖紙,下去開始試製。

對於能在皇帝手下做事,這些工匠們無疑各個都覺得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情,而且皇帝陛下還告訴他們,他們只要按照他的要求,做好事情,那麼賞賜是絕對沒有任何問題的,更讓他們高興的是,此次他們被調到南京做事,朝廷還發給他們每個人一份相當豐厚的工餉,這份工餉,足夠他們來養活家用,甚至於皇帝陛下還令人在城外的機器廠為他們建造了屋舍,甚至於准許他們將家人也帶到南京城安置,這樣的待遇是他們從來想都沒有敢想過的。

所以當受命之後,這些工匠們根本就不敢懈怠,當從肖天健哪兒學了一些有關機械製圖的知識之後,便很快可以看懂肖天健發給他們的圖紙,於是回到剛剛建起的廠房之中以後,便立即各個都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而肖天健一有空,便出城跑到機器製造廠去親自觀看這些工匠們的工作,雖說他設計的第一代鏜床已經儘可能的簡化了工藝,但是卻還是免不了會有許多零件並不容易製造,但是這一點對於這些工匠們來說,也不算是太難,有了肖天健所繪的圖紙,雖然他們沒有機器可以用來製造這些零部件,但是這些工匠們卻充分的發揮各自的本事,許多配件先用生鐵鑄造出來,然後用手工的方式一點一點的琢磨,這麼做雖然效率非常低下,但是這也是現在這個時代,沒有辦法的辦法。

於是一部粗笨甚至看上去原始的鏜床,在這些工匠們的努力之下,歷經兩個月的時間之後,終於在肖天健的親自指揮之下,將一個個部件組裝了起來。

而這座鏜床雖然看上去非常粗陋,但是當接駁上了水力驅動裝置之後,水閘一開,這座鏜床便立即工作了起來。

肖天健指揮著工匠們,將一門炮作新鑄造出來,尚未打磨炮膛的六磅炮用夾具固定在了鏜床上之後,便親自主持開始操作這臺鏜床,看著鏜床的刀具旋轉著緩緩進入到炮膛之內,肖天健的嘴巴徹底的樂歪了。

雖然這座簡易鏜床稱不上完善,但是透過試用之後,還是很快將這門六磅炮的內膛車削的非常光滑,而且大中朝時下鑄炮工藝採用的是鐵範鑄炮法,本來炮身和炮膛就已經相當光滑了,所以對於鏜床的刀具消耗不大,一副臨時試製出來的刀具,完全可以加工完一個炮膛,而且比起以前用手工拋光炮膛,要方便太多了,效率也根本不是手工或者半機械拋光炮膛可比的,質量上也更是大大的超出了以前拋光炮膛的水平,令跟著來觀看的工部尚書牛金星以及工部一下的官員還有軍工廠方面過來的工匠們無不連連稱奇。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