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大中軍隨即在戰艦火炮的掩護之下成功登陸,並且卸下了近百門十二磅重炮和十餘門攻堅用二十四磅重炮,以及無數彈藥。
這次大中朝以武力收復臺灣島,可不像歷史上鄭成功收復臺灣那麼寒酸,大中軍不管是艦船的戰鬥力還是登陸步兵的火力,都超出舊時空鄭軍幾十倍以上,雖然沒有鄭軍數量多,但是戰鬥力絕對遠超舊時空的鄭軍許多倍。
荷蘭人真被大中軍給嚇壞了,一次反撲讓他們損失了幾百人,他們統共不過在熱蘭遮城和赤嵌城之中僅有不到三千人計程車兵,艦隊又被滅掉,兩座城堡之中只剩下了不到兩千人的守軍,看著蜂擁登陸的大中軍,他們再也沒有勇氣出城逆襲了,於是臺灣總督只得將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了兩個城堡之中,做出死守待援的架勢,指望著逃走的船隻能逃回巴達維亞帶回來援兵。
可是他們的希望還是在大中軍隨後發動的攻勢之中被摧毀了,大中軍完全不像舊明的那種舊式軍隊,他們除了擁有眾多犀利的火器之外,而且兵種齊全,諸兵種之間的配合也相當嫻熟。
雖然這些年來,荷蘭人將兩個城堡修築的非常堅固,而且防禦工事和炮臺也修築的很完善,但是何奈大中軍為他們準備了眾多的大炮,隨著攻城戰事一起,大中軍先是集中火力攻打赤嵌城。
百餘門十二磅炮和二十四磅重炮還有幾門大中朝新研製出的大口徑攻城臼炮架在赤嵌城外,構築起了一個個炮壘,對著赤嵌城猛烈開火。
炮彈在幾天時間裡,就如同下雨一般的落在赤嵌城之中,特別是那幾門大口徑攻城臼炮,對於赤嵌城破壞更為嚴重,臼炮彈道彎曲,炮彈幾乎是從頭頂落下,城內根本沒有什麼安全的地方可言,守軍雖然也利用城中炮臺的火炮進行反擊,但是火力卻始終處於下風。
大中軍在猛烈炮擊赤嵌城的同時,還不斷髮動小規模試探性的攻擊,找出荷蘭守軍的弱點,然後以火炮齊射給予這些守禦地點以毀滅性的打擊,打的守軍根本不敢露頭。
特別是大中軍歷來很重視工兵的應用,在炮火掩護之下,不斷派出工兵對城牆各處進行挖掘爆破作業,如此一來,沒有多少天,便成功攻破了赤嵌城,赤嵌城城內八百守軍,幾天下來,被打死打傷近五百人,其餘的三百人眼看城破,也只能放下了武器投降。
赤嵌城一破,熱蘭遮城便更加孤掌難鳴,大中軍在攻破了赤嵌城之後,馬上便又開始對熱蘭遮城發動了進攻。
熱蘭遮城是一座典型的西方稜堡式的城堡,形成了階梯狀佈置,比起赤嵌城更加堅固而且防禦也更加完善許多,攻打起來非常不容易。
大中軍發動了數次攻城,都因為守軍佔據著地利的優勢,被荷蘭守軍擊退,損失人員很多,怒極之下的劉巖明眼看率攻不下,感覺這一仗如果不能儘快將荷蘭人拿下的話,對於他們海軍來說,會在陸師面前大失海軍的面子,於是下令各船抽調船上的水兵炮手,並且將艦隊戰船上的三十六磅炮和二十四磅炮卸下戰船,也運至陸上加入到對熱蘭遮城的炮擊行動之中。
隨著船隊的重炮被紛紛卸下,水兵炮手增強到攻城部隊之中以後,熱蘭遮城頓時便像是被放在了火山口上一般,每一秒鐘都承受著炮彈的轟擊,打的城內守軍幾乎無立足之地,總督更是被炮轟到了地下室之中避炮,城內荷蘭守軍死傷慘重。
當攻城戰進行到第十天的時候,周圍那些高山族的臺灣原住民聞訊也紛紛趕來助戰,他們恨透了荷蘭人對於他們的欺壓和屠殺,聞之大中朝來攻荷蘭人,一些高山族百姓拿出了他們僅有的糧食,給大中軍送來,並且表示願意幫著大中軍攻打熱蘭遮城。
但是考慮到這些高山族人武器極為簡陋,讓他們上陣只會徒增傷亡,於是劉巖明對這些高山族人表達了謝意,婉言謝絕了他們參戰的要求,並且回贈了他們不少的禮物,高山族人看大中軍愛護他們,並且軍紀嚴明,更是對大中軍產生了好感。
許多高山族人乾脆不能參戰,就幫著大中軍運送糧食彈藥,更有不少獵人主動的跑去狩獵,將獵到的獵物送到軍前供大中軍將士改善伙食。
臺灣多產鹿、野豬等獵物,一時間參戰的大中軍將士頓頓都有鹿肉野豬肉讓他們大快朵頤,於是大中軍將士更加勇猛了起來。
戰至第十五天的時候,只見得熱蘭遮城的一處城牆,突然間便發生了劇烈的大爆炸,這陣大爆炸一下便掀飛了幾十米的城牆,炸死炸傷了數百名守軍,原來大中軍的一門重型臼炮的炮彈,居然鬼使神差一般的擊穿了荷蘭人的彈藥庫,並且引燃了彈藥庫中數千斤火藥,一下便引發了劇烈的大爆炸,結果炸塌了熱蘭遮城的城牆。
眼看著城牆坍塌,大中軍呼嘯著便衝入了熱蘭遮城,迅速的擊潰了頑抗的守軍,最終城中活著的五百多荷蘭人只得放下了武器,向大中軍投降。
至此大中軍一舉掃平了荷蘭人在臺灣的主力,荷蘭總督也被大中軍當場活捉,隨即劉巖明立即派船返回泉州,向坐鎮在泉州聽候訊息的劉江稟報,臺灣已經被大中軍克復。
(今天又有hong360、勇敢1023、風沐春江三位老朋友打賞,當然還是要說聲謝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