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葬明> 第四十三章 京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十三章 京觀 (2 / 2)

李信倒是也有點緊張,立即派出騎兵到周邊巡視,防止這個時候韃子再殺一個回馬槍,要是韃子這會兒回來的話,他們刑天軍正被老百姓圍在中間,這仗就沒法打了!

“現在不是說這些事情的時候,我等還是速速安排一下,將這裡的百姓還有物資帶上南下!”李信安排過之後立即對羅立說道。

羅立這才趕緊點頭道:“對對對,趕緊!不能耽擱了!哈哈!”

李信和羅立親自出面,帶著兵將們安撫這些百姓,並且以最快的速度,在這些百姓之中抽選出了一些有名望之人,讓他們負責將這些百姓組織起來,準備跟著刑天軍行動。

本來有些百姓還不太想南下,畢竟故土難捨,他們現在被救下來了,一些人還想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結果羅立把牛眼一瞪,立即便對他們罵道:“蠢材!你們是不是傻呀?回去?回哪兒去?你們的家還在嗎?我告訴你們這些夯貨,現在韃子可是還沒有回關外,這京輔到處都是韃子兵,你們回去難道指望官軍保護你們嗎?遇上韃子,你們照樣還要被抓去當韃子的包衣奴,要麼就被韃子給殺了!還有你們回去吃什麼?眼下唯有跟著老子走,告訴你們,我們刑天軍的轄地有的是地方安置你們,可確保你們的安全,再也不會官府來敲詐你們,也不會有韃子來欺負你們了!誰要是還想回家的話,現在就滾蛋,老子只能救你們這一次,下一次就別指望老子還去救你們了!”

這話雖糙,但是理卻不糙,老百姓也不是沒有腦子,想想也確實是這個理,京輔早已殘破,他們的家園也早已被毀了,而且韃子眼下還在京輔肆虐,回去幹什麼?回去搞不好只能是死路一條,而刑天軍願意保護他們南下,負責安置他們,這也許是最好的選擇了,雖然舍不了故土,可是這命卻是他們自己的,誰也不想再落到韃子手中了,所以被羅立這麼一罵之下,這些想回家的百姓們也就斷了這個念頭,一個個點頭答應跟著刑天軍走,求羅立不要不管他們。

“諸位鄉親父老們放心便是,我們刑天軍起事就是為了咱們老百姓!定不會棄你們不顧的!眼下此地並不安全,我等不能耽擱,要儘快上路南下!南面有我們刑天軍大軍會接應大傢伙的!大家儘可放心便是了!……”李信這個時候也出面安撫這些百姓道。

老百姓心思簡單的很,誰對他們好,他們就跟誰幹,誰能保護他們,他們就跟誰走,誰是他們的恩人,他們便感激誰,眼下官軍是指望不上了,也只有指望這些刑天軍的好漢了,而且在他們之中也不乏有個別人其實本來就是刑天軍的細作,這一次不幸也被韃子給擄到了這裡,有他們這些人幫著鼓動,老百姓倒是不難勸服,於是這幾萬百姓迅速的便達成了一致意見,被很快的組織了起來,而李信則善於處理這種事務,迅速的選出了一批人作為這些百姓的管事的,每個人負責管理一批百姓,帶著他們領取糧食就地趕緊做飯,好好的吃上一頓飽飯,接著便開始準備收拾東西南下。

而羅立率人去清點了這次的所獲之物,韃子這次南下可謂是收穫頗豐,除了擄來了幾萬青壯男女之外,還擄來了幾萬石的糧食,大批的金銀珠寶、布匹絹帛,還有幾萬頭的騾馬豬牛羊等牲畜,各種裝運物資的大車更是有千餘輛之多,這一下可真是都丟給了刑天軍了。

正好眼下最不缺的就是人手,這些百姓之本來這一路上就負責給韃子轉運這些物資,現如今便也被利用了起來,每輛大車都配上了車伕還有跟車的跟夫,來負責駕馭這些大車,而拖車的騾馬更是都是現成的,大批物資乾脆就在車上原封不動,甚至連裝卸的麻煩都免去了,至於那些豬羊,則交給女人去趕上,隨行一塊兒行動,除此之外此戰他們還打死了不少的韃子的戰馬,這些馬肉就地直接吃掉了一部分,其餘的也裝上了大車,充作了軍糧。

雖然李信緊著忙活,可是轉眼間還是半天過去了,帶他把事情安排好之後,天色已經漸晚,李信和羅立商議了一下之後,覺得不易在此地過一夜再走,於是乾脆便指揮這些百姓,連夜便啟程上路,踏上了南返的道路。

而兩營戰兵則一前一後負責保護這些百姓,騎兵營則充當機動部隊,負責在大隊人馬前後照料同時哨探韃子軍的情況。

幾萬人同時行動,可不是鬧著玩兒的,這一路拉開,整整形成了一個綿延數里的車馬隊伍,想要隱秘行動是肯定不可能的事情,所以羅立和李信索性便大搖大擺的上路,臨走的時候他們還將戰場上砍下的那些韃子的腦袋在官道上築成了一個京觀,為了防止被人輕易拿走,他們又派人不斷的朝這座人頭京觀上潑水,這天寒地凍的季節,很快便被凍結在了一起,外面形成了一個極為厚實的冰蓋,如果有人想拿走這些韃子人頭的話,除非慢慢的等它融化了,也省的官兵來撿便宜,那這些韃子人頭去邀功請賞了。

同時這座京觀上,還立上了一個大木牌,上面大刑天軍斬建奴於此,建奴見此速速滾回關外,否則這便是爾等下場!標明瞭這乃是刑天軍乾的事情,經過粗略的統計,這一戰下來,羅立和李信率部起碼殺了一千八百韃子兵,其中既有建奴韃子,也有不少是蒙古韃子,總之杜度的鑲紅旗這一下算是被打殘了,沒有幾年時間,他們根本別想再恢復過來,如果算上受傷逃走的韃子的話,那麼杜度的損失也就更大了,這一戰起碼他折損兵力在兩千五百人到三千人之多,損失了近一半的兵馬。

之所以杜度麾下的兵力這麼少,其實還是因為多爾袞和嶽託繞過京城之後,便開始分兵朝到大明各地行掠,使得每一處的韃子兵的兵力都被攤薄了,再加上韃子們極度輕視明軍,認為即便是他們分兵,大明的官軍也拿他們無可奈何,所以這一次杜度才會吃了這麼大的虧,如果韃子不分兵的話,以羅立和李信的兵力,根本也不可能打得他們這麼慘,估摸著也不可能搶下這麼多百姓和物資,某種程度上可以說肖天健這一次鑽了韃子不瞭解刑天軍戰力的空子,使勁的給韃子了一個教訓。

(來個四千字的大章!呵呵)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