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紅樓御貓> 第五百七十九章 本侯的話就是規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七十九章 本侯的話就是規矩 (1 / 4)

江南文華繁盛,士子儒生數不勝數。

像是《仕林時文》這等名儒創辦的報紙本就是最受歡迎的刊物,今日又特別刊載了六元文魁賈琮的文章,那就更受關注了。

原本士子文人還以為會看到文辭華麗的詩詞文章,不想賈琮用了整整數千言,以一個個小故事串聯展現了整個義務教育國策的提出、籌劃跟施行過程。

一時間,秦淮河畔似乎變得安靜了許多。

畫舫上的少年們停下了他們的高談闊論,望著報紙上的文字靜靜發呆。

“竟是如此不易……”

“我原以為不過是開間學堂罷了,沒什麼難的……”

“前些日子城西布商楊家給他家附近的公學捐了兩千兩銀子,我還覺得楊家家主仁義無雙。可跟朝廷的投入一比,似乎……大概……好像也就那麼一回事。至少朝廷投入如此之大,也沒專門立碑刻篆宣揚一番。”

“這也正常,你看永豐侯就說了,施行教化,開啟民智,這是朝廷的責任……”

“非也非也,自三皇五帝至今,歷代王朝可有一年投入千萬兩白銀,讓天下幼童免費讀書的事?責任,是咱們大夏朝廷主動攬下的,實際上這並非責任,而是陛下澤被蒼生的恩賜!”

義務教育啊,推行全國的義務教育,這是開天闢地頭一回。

以前沒怎麼關注倒也罷了,如今細思之下,眾人這才看到了朝廷的不易。

按照永豐侯在報紙上的描述,就按前年國朝正式將義務教育推行全國的時候,那年的歲入不過七千萬兩白銀。

投入一千二百萬兩白銀,佔據整個朝廷歲入的六分之一。

如此大的投入,這得多大的氣魄與決心?

有教無類這四個字孔聖人喊了一輩子,中原王朝歷經千百年,何時有過如此這般的文教盛世?

道理就是這麼個道理,經不住人去細思。

以往豪門世家“施捨”點銀子就能買好大的名聲,如今與朝廷大氣魄大毅力大規模的投入一比,他們的那點打算立馬就無所遁形了。

類似的言論從秦淮河逐漸擴散,只三五天時間,賈琮在報紙上的那篇文章就開始在江南各地發酵,最後形成了新一輪的風暴,引起了規模宏大的大辯論。

以周怡昌為首的官方書院一派,大規模多層次的將朝廷這些年的投入、犧牲以及一條條國策深入分析,刊載在《仕林時文》、《金陵晚報》等主要刊物上。

其中不止是義務教育這一件事,還有中樞直屬的養濟院、藥王坊等官方扶貧機構的完善,新政變法的各項政策解讀,反腐治貪以及《欽定大夏憲法》中的法律解讀……

以往那些看似高深莫測的國策律令,一下子變得親民了起來,這就讓看不懂之乎者也的老百姓愛上了讀報看報。

哪怕你不識字,鄉老里長也要遵從永豐侯的命令,將大傢伙召集起來,為鄉里百姓每日誦讀他在報紙上的文章。

哦,原來朝廷又一次取消了今年的皇糧國稅。

哦,原來朝廷今年要施行新的律法,還設立了新的司法監管衙門,叫什麼法院。

哦,原來咱老百姓今後遭遇鄉紳欺壓,是可以向那個什麼監察院舉報。

……

南直隸乃至周邊的浙江、福建等地又一次颳起了風暴,地方官吏、鄉紳、豪商巨賈無不膽戰心驚。

賈琮的強硬命令,逼得南直隸布政使司與提刑按察使司不得不斷尾求生,尋了些不大不小的棄子將其扔進了大牢,想要將賈琮的命令應付過去。

可惜,他們終究是要失望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