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琮的問題他回答不了,曹久功講的這些,已經印證了賈琮對他們抬棺進諫的看法。
正當孟羅義等人臉色煞白,明顯內心動搖之時,卻有一人站了出來。
翰林院侍讀學士吳國忠,賈琮若是沒有記錯,此人是蜀黨之人,如今也算是蜀黨在朝中的重要支柱之一。
“危言聳聽!百姓聽風便是雨,一些謠言罷了,解釋清楚不就行了。科舉乃國朝掄才大典,乃天下安定之基,陛下執意要更改科舉之制,便是動搖國朝根基。此事我等若不站出來攔著,等到社稷傾覆……”
這人看似正義凌然,說出的話卻令賈琮嗤之以鼻。
呵……
他冷笑一聲,反嗆一聲:“動不動就國朝根基,國朝的根基是天下萬民,是忠貞為國的文武百官。百姓安則社稷安,本侯還從未聽說過,百姓吃得飽穿得暖忠誠於天子還能社稷傾覆的。”
一句話就將吳國忠嗆得漲紅了臉,好半天都沒想到反駁賈琮的理論。
因為賈琮沒有說錯,凡天下大亂,必是朝廷喪失威信,百姓流離失所之時。
到那個時候,就算把所有人都錄成秀才舉人進士,大封天下又有什麼用?
“陛下不過是將算學之道在科舉中的佔比增大了些,又沒有禁絕科舉大比,何故能惹得這麼多人反對?”
賈琮突然話鋒一轉,將最後一層紙給捅破了。
“真的是為了天道公義嗎?我看不是,是有人不願有人來分割科舉這張餐盤上的美味佳餚!科舉打破了世家的壟斷地位,千年時光,如今科舉已經不能適合國朝的發展,自然要進行革新改制。依本侯看,不但應加大算學之道的比重,兵、工、商、醫等均要加進去,按需取材!”
“妖言惑眾,賈琮你也是聖人門徒,竟敢質疑聖人之道!”
“大膽!國朝取士自有祖宗之法,輕言廢棄更改,萬千學子十年寒窗豈不是白費了!”
一下子,奉天殿又一次炸了鍋。
劉弘也沒想到賈琮突然捅破了維繫最後一絲安寧的窗戶紙,甚至在朝堂上丟下了一顆大炸彈。
頓時,很多人都顧不上顧忌什麼侯爺不侯爺,直接朝著賈琮就是一頓噴。
賈琮也不怵,一一反嗆回去。
“祖宗之法,祖宗那會可沒有萬國爭霸,瞧瞧西夷,再瞧瞧咱們,你們不會真覺得咱們是天朝上國了吧?落後就要捱打,當初咱們花大價錢買西夷的紅衣大炮跟戰船的事,伱們這麼快就忘了?”
“聖人云,三人行則必有我師,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你們動不動聖人云聖人云,聖人何時跟爾等說過,聖道之學與他人學說不可共存的?”
“別忘了,孔聖人還問道於老子呢!”
賈琮最煩的就是拿孔聖人說事,孔聖人一輩子都是致力於有教無類,要是知道他的門徒天天想著禁絕百家之學,獨尊儒術,還要壟斷學識,估計能從天上下來掄起拳頭錘死這幫不孝子孫。
他有些難聽的話沒有罵出來,壓制著心中的厭惡,撂下了最後一句話。
“目光放遠一些,惶惶大勢不可違。大夏江山穩固,爾等才能身居高位指點江山。當上升的通道被爾等徹底霸佔壟斷,底層的人總有一天會想盡辦法打破壟斷,到時候就不是溫和的革新手段了,而是一柄柄染血的利刃!”
這些人壓根就不懂階級鬥爭的殘酷,法蘭西的那位天才鎖匠國王路易十六,就是因為阻礙惶惶大勢,被送上了他自己改良的斷頭臺。
算了,說了估計這些人都不相信。
賈琮最後一擺手:“我也就跟你們說到這,你們人中有不少是被有心人利用了。不如冷靜下來去想想去四處轉轉,聽聽民間的聲音。何為士?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者,為士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