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寧府麾下的人馬滿打滿算總共二十萬上下,除了十五萬精心培養的精銳外,還有正式起兵後拉攏的五萬草寇新兵。
河西自古多戰事,又是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幾乎每一個山頭都會有大大小小的草寇盤踞。
齊文亮給這些草寇分了不少官職,將其納入西寧府麾下充數,一半調至軍前充當炮灰,一半留給了留守西寧的兒子負責後方的維穩。
他原想著快速攻下蘭州等地,東望中原。不想皇帝老爺竟然將王子騰給派了過來,苟的讓他一點辦法都沒有。
雙方在黃河邊對峙已經一個多月了,可不管齊文亮怎麼叫囂羞辱,王子騰都是高掛免戰牌,死活不應戰。
再這麼耗下去,別說東望中原了,西寧府的銀庫、糧庫都要被二十萬大軍吃空了。
別看西寧軍起兵後接連拿下陝西行都司治下數座州府,可誰當家誰知道,這幾個州府本就貧瘠。
不但不能給西寧軍添一斤糧食,齊文亮還得想辦法餵飽那些貪得無厭之人的肚子。
隨著時間的推移,西寧府的糧草開始緊張起來,齊文亮知道不能再等下去了。
當阿羅太帶領剩下的六萬瓦剌大軍抵達黃河岸邊後,雙方很快就達成了協議。
齊文亮用關中數座州府的財富、女人做籌碼,換取瓦剌大軍的支援。同時約定打進京城後,雙方以黃河為界,黃河以北歸瓦剌所有,以南歸西寧府所有。
當然,阿羅太對於最後的約定不抱多大的希望,只要能打進關中就好。
關中數座州府的財富女人,足夠瓦剌大軍滿載而歸了。
四月的河西氣溫逐步升高,往年的時候黃河兩岸的百姓已經在田間勞動了。
可今年的春耕註定是要荒廢了,隨著西寧軍攻勢的增強,王子騰不得不將帥帳移至最靠近前線的永靖城中。
雙方人馬在永靖城外的黃河邊開始大規模的相互試探,火炮的轟響半刻不歇,只一日試探性的廝殺,就將剛剛解封的黃河染成了紅色。
西寧府厲兵秣馬數十年,培養的私兵戰力明顯要高於平西大軍。
再加上六萬瓦剌大軍的支援,對陣數日,朝廷大軍明顯有些招架不住。
永靖城只堅持了七日就被攻陷,王子騰不得不將帥帳撤至河西重鎮蘭州,憑藉蘭州堅城死守。
好在從各地調來的數萬大軍及時趕到,王子騰才緩了一口氣。大戰再次陷入對峙狀態,於蘭州城下展開了數場大規模的正面對抗。
一系列的廝殺,雙方互有勝負。王子騰憑藉蘭州城城堅糧足,齊文亮一時間也沒辦法打破王子騰的防禦。
齊文亮一邊猛攻蘭州,一邊派遣三萬大軍沿永靖城南下,先攻河州,再陷臨洮、岷州,隨後繞到蘭州後方,想要拿下鞏昌府掐斷蘭州的補給線。
不想被坐鎮鞏昌府的隴西郡王劉愉來了個水淹七軍,借渭河之水直接淹死了近萬西寧軍,導致齊文亮不得不放棄了偷襲蘭州後方的打算。
至四月底,王子騰在蘭州主持大局,隴西郡王劉愉坐鎮鞏昌,太子劉弘負責大軍糧草的排程,三人通力合作,將齊文亮死死拖在北至蘭州南至岷州的這條線上,半點不敢擅動。
戰線一拉長,西寧府兵力不足的短板就顯現了出來。
一時間,涼州與永昌衛的威脅暫得解除。賈琮麾下人馬不多,除了派遣少量騎兵南下跟叛軍打游擊戰之外,剩下的人馬也沒閒著,統統被賈琮派出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