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紅樓御貓>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夏特色帝國主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八十二章 大夏特色帝國主義 (2 / 4)

此人才華一般,學識一般,能力也不算上佳。

但這個人有一股韌勁,吃得了苦,能因推廣土豆、玉米,與農人同吃同住。

楊思農硬是憑藉著這股韌勁,興修水利、推廣良種,將乾旱的邊陲小縣,只用三年時間就打造成為塞外江南,不但實現了糧食自給,還有餘量支援周邊州縣。

就憑這一點,二聖都對其刮目相看。

皇貴妃楊氏都沒想到,孃家那群廢物中,竟然還出了個如此特殊的人才。

“臣,涿州知州楊思農請聖安。臣聞陛下欲革新官制……府縣權力甚重,政事、法紀近乎集於一人之手,佐貳之人難以制衡主官,易滋生貪腐、擅專之禍。故臣以為,革新官制,首在中樞,重在地方。地方之權集於布政使、知府、縣令一人,則地方之民能否得之安寧,全賴於陛下所派之官是否廉潔奉公……”

楊思農的諫言倒也簡單,他就是憑藉他自己的經歷眼界,看出了地方大權集於主官一人之手,對於百姓來說,專權之制,全憑主官的品質如何,少有制衡之法,確實是千年以來的痼疾問題。

劉弘沒有當即就說出他的看法,而是先看了一眼賈琮的批語。

“何止政、法,財賦之權亦是地方主官執掌,中樞減賦,地方擅自加賦之事層出不窮……故,地方之官制革新,首在分權,重在監察。當分行政、司法、監察三權,布政使司總掌民生,提刑按察使司主管刑獄事,另設監察司,監察地方官吏,有直奏御前之權……”

原本賈琮想直接從前世“借鑑”比較成熟的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之策,但此時民智未開,搞前世西方那一套,根本就行不通。

還是退而求其次,先將監察權提出來,在地方上建立監察司,與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形成行政、司法、監察三權分立。

這算是大夏特色帝國主義的三權分立,沒毛病!

當然,這只是賈琮的想法,能不能透過皇帝老爺還有內閣的同意,這還是個未知數……

不過,劉弘還是很看好賈琮的“三權分立”之策。

雖然此時的大夏已經有了龍禁衛這個監察衙門,但龍禁衛是隻屬於皇帝的“特務機構”,天然跟朝中的文武不對付。

如果可以將都察院的品級提高到六部等同,然後在地方設立都察院的直屬機構,比如賈琮諫言的監察司,那麼,這樣的監督機構,應該不會被朝臣那麼抵制……吧!

劉弘對此有信心但信心並不是那麼足,誰沒事會願意頭上多個爹。

“依你的意思,是想讓都察院在地方設定下屬的衙門,以制衡布政使司?”

賈琮搖了搖頭,伸出了兩根手指。

“不只是布政使司,監察司的職責,應當是監察地方官吏,同時對提刑按察使司、地方州縣的案件審理判決進行監督,並有權對案件有異議的地方進行質詢監督……”

說白了這個監察司,就是前世的檢察院,監督司法、清查貪腐等等。

賈琮對這些瞭解的不是很多,只能依照自己快要模糊的記憶,儘量去完善他對監察司的設定規劃。

劉弘很認真的傾聽了賈琮的看法,最後飯也不吃了,提筆在紙上刷刷的寫著。

兩人就這樣一人說一人寫,耗費了將近一個時辰的時間,最終寫了一份厚厚的札子,並讓內侍送去了後宮皇帝處。

“終於完了,四哥,咱們歇一歇~”

賈琮癱在椅子上不願意動彈,劉弘揉著痠痛無比的右手腕,瞧著殿中的兩大堆奏章,無奈苦笑起來。

他也想歇著,可這些摺子要麼是內閣無權批閱,要麼是內閣認為必須是直送御前的重要奏章。

今天若是歇了,除夕、正旦那兩日還過不過年了。

而且這會殿中正有個極好的幫手,豈能放過這個好機會!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