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敢啊?當初永豐伯在太原殺得人頭滾滾,陛下又派了不少都察院的老爺過去,誰敢瞞報?”
“沒必要的,朝廷現在不缺錢糧,光是存在糧倉的土豆、玉米,都足夠萬萬百姓填飽肚子了。更何況臨近的安北都護府支援了大量的肉乾,這玩意可比糧食還要飽腹。”
“真沒想到,有一日我等大漢百姓,還能在災時受到韃子的支援,吃到草原上的肉乾……”
“這話就不對了,什麼叫韃子?我等也是天可汗陛下的子民,堂堂正正的大漢百姓!”
奇怪的口音,略帶怒意的話語讓眾人的注意力轉移了過去,只見話音的主人是個身著短衫的高大漢子。
面板黝黑,身材魁梧,胳膊上能跑馬……
之前說了韃子二字的人面露尷尬,這人的髮式與中原人明顯不同,不用說應該是草原上的漢子。
“抱歉,在下沒有那個意思……”
草原漢子無所謂的擺了擺手:“我知道,不過還請今後不要用韃子來稱呼我們草原上的百姓。如今我們與伱們一樣,都是炎黃子孫,是天可汗陛下最忠誠的勇士……”
一說起皇帝老爺,這草原漢子崇敬的起身往北拜了再拜,比那些教徒還要忠誠。
眾人的話題又扯到草原,這黑鐵塔似的漢子談興就起來了。
瓦剌與韃靼撤藩設郡,徹底歸順大夏,短短三年就似乎換了天地,老百姓的日子肉眼可見的富足了起來。
沒有了戰爭,再加上羊毛、肉食、皮貨的生意的發展,讓草原上的百姓不用再擔心冬日的白毛雪。
中原徹底推廣種植高產的糧種,再加上交趾布政使司一年三熟的大米,草原上的百姓根本不缺糧食。
一個政權,一位帝王只要能讓他的子民吃飽穿暖,那他的威望不用說,絕對能讓百姓們奉為神明。
元祐帝的威望已經超越了當年殺得草原膽寒的太上皇,天可汗的神威已經比肩草原人的長生天,據說草原的帳篷內,家家供奉有天可汗陛下的神牌,香火日夜不斷。
緊隨著這位草原漢子的訴說,旁邊有一位白面板的西域商人也感慨萬千。
安北、北庭都護府的百姓過上了富足美好的日子,他們西域都護府又哪裡不是?
天朝那位寧遠縣侯屠滅了大半西域小國,讓朝廷的大軍快速順利的統一了西域。
那些貴族們死不死的,跟他們這些底層的百姓有什麼關係?
不對,還是有關係的!
朝廷在西域設立州縣,收繳反抗天朝的貴族土地,分發給窮苦的百姓,讓百姓們耕者有其田,讓百姓們不再是貴族的奴隸,享受《大夏律》的保護。
他能在短短兩年內擁有一隊駱駝,順著絲綢之路將西域的貨物運來京城售賣,就是依靠大夏軍隊的保護與官府的支援。
放以前,他的駝隊估計還沒走到玉門關,就會被那些貴族老爺們搶的一乾二淨。
什麼龜茲、樓蘭王,統統去死,我只忠於偉大聖明的天可汗陛下,忠於大夏皇朝!
午時的烈日似乎都無法讓茶攤上的人們息了談興,天南地北的商客講述著他們家鄉的巨大變化。
在這些人中,賈琮聽著自豪驕傲,這一切的變化,都有他琮三爺的功勞!
而另一旁的一隊人馬中,為首之人臉色鐵青,想要呵斥“說書人”,卻頗為顧忌的看了一眼磕著瓜子“聽書”的賈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