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紅樓御貓> 第四百四十二章 漱玉詩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四百四十二章 漱玉詩集 (1 / 3)

“這河南每隔幾年就會鬧白蓮教,每一次鬧匪,佛門都會收入大片大片的良田。該不會那些白蓮教,就是他們佛門之人假扮的吧。”

賈琮的一句話,讓太子殿下與豫王爺都愣住了。

還別說,真就這個可能性,而且可能性極大。

都是拜佛的,釋迦摩尼跟彌勒、白蓮聖母什麼的,貌似沒多大差別。

而且白蓮教這種誰當皇帝他都造反的邪門宗教,本身就是淵源於佛教的淨土宗,崇奉彌勒佛。

相傳淨土宗始祖東晉釋慧遠在廬山東林寺與劉遺民等結白蓮社共同唸佛,後世信徒以為楷模。

後來又在佛龕神臺加了幾尊佛爺菩薩,始終在斂財、造反、被鎮壓的死迴圈中不斷重複。

別看昭武年國朝軍威赫赫,白蓮教每隔幾年就會糾集一幫窮苦百姓,為他們所謂的“大業”獻祭給所謂的聖母娘娘。

特別是水患頻發的河南、山東,朝廷剿了不知多少次,就是無法將其剿滅乾淨。

有了賈琮的提醒,太子劉弘很快就在腦海中覆盤這幾年河南白蓮教的一樁樁案子。

貌似,還真有可能啊~

“豫王叔祖,我記得元祐八年秋汛時,開封就鬧了白蓮教,您有沒有關注過,平時開封附近結社之人多不多?”

結社是個什麼呢?

實際上就是一種自助性互助組織,再往高了說,民間結社很大程度上就是作為鄉社的一種延續。

正所謂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這是結社的最首要目的。老弱病殘、地痞流氓、窮困不堪的破產農民,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得不到官府與宗族的救助,只好自己透過各種形式的結社來聯合互助。

或者歃血為盟,結成擬親緣關係;或者三拜九叩,結成師徒關係;或者燒香磕頭,一起去做無生老母的親子親孫。白蓮教正是以這種形式牢牢把控了這些人。

但是呢,這個是有一個前提的,那就是窮,窮的吃不飽穿不暖。

以前還能說是天災人禍導致窮苦的百姓沒飯吃,揭竿而起也算情理之中。

可這幾年朝廷全面推廣土豆、玉米等高產之物,田賦一降再降,各地的皇莊官田更是大半租賃給了無地的百姓,仍是隔三差五的鬧白蓮教,這就讓人不得不懷疑了。

劉浻在河南呆了大半輩子,平日裡參加各種佛門法會,經常施粥散財,對民間的事瞭解頗多,仔細一思量就發現了蹊蹺之處。

“賈家小子這麼一說,還真是有些不對勁。中原腹地向來是朝廷最為關注的地方,每逢天災人禍,京城都會以最快的速度運糧送米賑濟災民,光是我豫王府每次散出去的糧食,就佔了王府進項的一半之多……”

說到這,劉浻還是很自豪的。

別的“賢王”可能還摻雜野心慾望,他是真的賢,架橋鋪路、施粥送藥,一干就是幾十年,從未有過間斷。

只聽這位賢王老爺子自誇似的講述了幾個例子,很快就進入了正題。

“大侄孫,去年冬末的雪災你還記得吧?當時登封縣往布政使司送了公文,說是府縣衙門有足夠的存糧應對災情,無須布政使司送糧。”

“但奇怪就奇怪在這裡,臘月初的時候,登封縣就鬧了匪,匪徒打著白蓮教的名義,在鄉間好一通燒殺搶掠。等官兵前去剿匪時,已經有好幾家鄉紳、好幾個莊子被滅門屠村……巧了,這幾個莊子跟鄉紳留下來的地,地契就在我手裡。”

劉浻偷偷看了眼太子劉弘、賈琮以及曹久功的臉色,發現只是凝重並無慍怒,心中稍安。

他讓內侍去了裡間,很快取來一個精緻的錦盒,上有佛陀神像,頗具禪味。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