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夏開國之初,廢中書省,六部奏事無須再透過宰相,連六部司官也可以直接向皇帝上疏。
皇帝釋出政令後,直接交由六部執行。在參與決策上,六部,尤其是吏部,在廷推、廷議等活動中居於主導地位;皇帝如將政務下部議,則由該部直接向皇帝提出決策方案。
雖說太宗朝設立內閣,輔政大學士雖無宰相之名亦有宰相之權。但在政務執行中,除重大事項需奏報皇帝、內閣批准外,各部日常事務可以自行處理。
由於六部分割了宰相很大一部分事權,因此各部在其管轄範圍內權力都有了很大擴充套件,其中又以吏、兵、戶、禮、刑五部最為突出。
瞧瞧,六部中其餘五部權力都有了極為突出的擴充套件,就留下了個工部。
工部在六部中地位最低,且有的尚書、侍郎是以工匠出身,所以被清流所薄。
工部下設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司。營繕司掌經營興作之事,虞衡司掌山澤財捕、陶冶之事,都水司掌川澤、橋道、舟車、織造等事,屯田掌屯種、薪炭、伕役、陵寢等事。
賈琮記得他剛去工部時,工部無論是官吏還是匠人,過的真叫慘啊。
京城只要是個官,都能去工部耍威風,白嫖工部的匠人給他家幹活,甚至連飯都不帶管的。
那個時候,工部的匠戶的日子估計也就比那些無地的佃戶強上一些。
賈琮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他為了打造出燧發槍,跑去工匠坊拜訪一位技藝精湛的大匠,那大匠三個兒子,卻只有一條褲子……
那還是工部的大匠,每月可以從工部領到一些錢糧。可想而知,普通的匠戶得有多慘。
……
馬車吱扭吱扭的在官道上慢悠悠前行,冬寒未過,官道兩旁的田地裡卻已經長出了綠油油的麥苗。
皇帝老爺看著田裡綠油油的麥苗就覺得親切,冬麥與土豆輪替耕種,京畿的百姓就再也不缺糧食了。
“臣一直以為,工部的匠戶乃國朝發展最不可或缺的人才。而且工部所研製之器具技藝,都是朝廷的機密,故而臣與段公商議後,將各司負責研發之人,全部搬離京城……”
微服出宮的皇帝老爺,已經遠遠可以看到前方出現的箭樓城垛了。
神秘的墨城,位於東宮六率與神武右衛兩衛大營的中央。
共計四萬大軍的間接保護下,除非是出現滅國之災,否則,墨城的安全程度可以說是萬無一失。
賈琮作為墨城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自然是刷臉過了一層層守衛。
剛領著皇帝老爺走進墨城,突然就聽到耳邊傳來一聲驚天巨響,隨即便是地動山搖,嚇得龍禁衛緊張的將皇帝老爺護在中央。
“應該是火器研發又有了進展,這是在試炮呢。”
對於這一點,經常來墨城溜達的賈琮還是很清楚的。
隨著工部地位的水漲船高,加之研發資金的充裕,那群大匠們鉚足了勁鑽研火器的改進與創新。
這回他剛從金陵回京,就有人將大夏版竄天猴……不對,大夏版火箭炮的研發申請擺到了他的案頭了。
轟!
又是一聲巨響,賈琮輕車熟路的領著皇帝老爺來到了火器試驗場,入眼就見十幾名工匠正圍著一門還在冒著煙的巨炮激烈的討論著。
嘶!這群人又造出了什麼玩意?
這炮管的長度,這大炮的口徑……
“伯爺來了,咱們讓伯爺評評這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