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開海以來,大傢伙從紅毛、黃毛夷人的口中得知了不少海外的事。
據說夷人在那個叫什麼好望角的地方發現了巨大的金礦,每年從地底下挖出來的銀子一船一船的往回拉。
還有個叫印加的地方,黃金多的被人稱為黃金之國。
倭國的銀礦就足以讓這群王公勳貴流口水了,那麼多的黃金,眼睜睜看著別人一船一船的往回來,那真是貓撓了心,癢的難受啊。
賈琮手中的名額有限,京城的王公卻有很多。
故而這個訊息剛一傳開,就有心思靈活的人毫不猶豫的往宮裡跑。
相比“刻薄寡恩”的皇帝,龍首宮是這些人的首選。可惜聖人老爺早早跑去榮國府躲清靜了,留下皇帝被一群人遭受折磨。
只一日,皇帝也扛不住一睜眼就被一大圈人圍著吵得腦瓜疼,順手就將麻煩扔給了自己的兒子跟“乾兒子”。
宮中傳出皇帝的口諭,分封海外之事,由太子劉弘及永豐伯賈琮二人全權處理。
“天吶,這群人真是瘋了,連海外是什麼情況都沒弄明白,就敢放出大話要去最遠的好望角建國。”
賈琮坐在東宮正殿前的石階上,手裡拿著一塊寒瓜一邊啃一邊抱怨。
他衝著殿中喊道:“四哥一定要好好盯著這群人,別讓他們自不量力的去白白送死,那夷人的海戰實力還是很強的,特別是西班牙、葡萄牙跟荷蘭。”
劉弘頭疼的將桌上厚厚一疊奏本批完,揉了揉痠痛的手腕,苦笑連連。
他走正殿,從宮女手中的盤中取了一塊瓜,坐在賈琮旁邊大口啃了一口,沒好氣的罵了一句賈琮:“別人還好說,你湊什麼熱鬧?怎麼?還擔心我容不下九弟?”
“不是這個原因,只是想給我大外甥提前爭一份家業,總不能到時候讓他在京裡混吃等死吧。”
賈琮真不覺得劉弘會對他的外甥怎麼樣,元春當初可是當著劉弘的面發了毒誓,不會對大位有非分之想。
當然,劉弘的儲君之位穩如泰山,沒人會傻乎乎的去撞南牆。
賈琮跟家裡的長輩商議之後,提出為小皇子預定一個海外封地,也算是未雨綢繆。
到時候小皇子長大,他願意出海打拼的話,寧榮賈家、林家將聯手為其提供儘可能的幫助。
如果他不願意出海,那這塊封地也可作為賈家、林家在海外的後路之一。
狡兔還有三窟,何況賈、林兩大家族,總不能甘於人後放棄海外這塊大肥肉吧。
賈琮沒有隱瞞,將這些不算算計的算計直接擺在了劉弘的面前,實誠示人,讓劉弘自己做決定。
果然,毫不保留的將目的講出來,在劉弘看來就是賈家對他的忠誠。
一塊海外的封地罷了,給了便是。
反正是給自己的親兄弟,又不是那些隔了好幾輩的族人甚至是那些沒有血脈關係的朝中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