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天賜祥瑞,咱們大夏的百姓再也不怕餓肚子了!”
……
噼裡啪啦、噼裡啪啦~
轟、轟、轟~
這片土地的人,每逢喜事就喜歡放炮仗,今日的炮仗尤為震天動地。
不知是禮部的哪位仁兄,竟然從大都督府借來了九尊大炮。
在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九尊大炮齊響。
皇帝手捧黃布覆蓋的托盤,托盤上放著一塊還帶有泥土的土豆,他慢慢走上禮部早就搭建好的祭天高臺,跪地朝天,親頌祭文。
“維元祐六年六月初五,大夏皇帝劉恆敬告於皇天后土:維繼天立極,垂統保民;代代相承,萬世永賴。第以禮未終,弗克躬祀,恭陳牲帛,祗告殿廷,特獻解萬民之糧於祖宗先賢……尚饗!”
左右之百官、官眷、百姓無不跪下叩首,高呼萬歲。
皇帝將土豆獻於天地祖宗,起身後一揮衣袖:“平身!賈琮何在?”
“臣在!”
賈琮緩緩走出佇列,群臣皆羨慕的看向躬身拜下的賈家子。
封賞終於要來了,這是今日繼收穫、祭天之後的第三樁重頭戲。
不管皇帝會如何封賞賈家子,此子註定成為大夏王朝最耀眼的那顆星。
“榮國府賈琮,獻高產之糧,解萬民饑饉之苦,固社稷江山……敕封其為奉天翊運推誠永豐縣伯,特賜世襲罔替,改其祖地江寧為永豐,刻碑立傳,以彰其功!”
“追封先榮國公賈代善為榮郡王,入太廟祀,享萬世香火。榮國夫人史氏,懿範垂芳,加封其為榮郡王太妃……”
“琮嫡母邢氏,加其為封榮國夫人。生母鄭氏,追贈其為永豐郡夫人,禮部、工部篆書刻碑,彰其德、表其功。”
林林總總好一番敕封追贈,不但已故先榮國賈代善死後封王,入祀太廟,更是賜恩榮國府老太太、賈琮的嫡母、生母,更是將那柄金燦燦的鋤頭都賜給了賈琮,令其不忘前志,為國朝挖啊挖啊挖!
挖什麼?當然是好好種地,多給皇帝老爺敬獻新的糧種。
世襲罔替的縣伯,這已經是皇帝老爺仔細斟酌,與太上皇商議了好幾次的封賞。
按說賈琮培育、種植土豆這等驚天之物,令劉家的江山國運至少漲了三成不止,封個王都是足夠的。
可皇帝老爺對封異姓王這種事有心理陰影,而且賈琮太年輕了,今日封了王,明日再立新功怎麼辦?
最後琢磨來琢磨去,太上皇想起了他的親親兄弟賈代善……
開國時寧榮二公原本的功勞可比四大異姓王還要高,可兩人因為忠心皇室,自請降爵,這才出現了武勳之首隻封了個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