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扯謊,包括那些用僅有的薄田從里長家借糧的人家,再有幾日怕也要耗盡存糧了。
這還是稀粥度日的情況下,苦苦熬出來的結果。因為苦熬,這些日子娃娃們都沒有力氣四處跑著玩耍
了。
賈琮看著枯黃蕭條的村子,四處的炊煙也沒能將蕭瑟驅散,他半是安慰半是肯定的說道:「很快,很快就發下來了。陛下已經命皇太子來了房山,糧食很快就會發下來了。」
「真的?」
老村長有些不敢置信,因為很快這兩個字,他從里長那聽到過好幾次了。從秋末一直到如今,已經過去一個半月了,賑災的糧食一粒都沒見到。
賈琮掀開身上披著的狐裘斗篷,亮出了腰間掛著的蟠龍金令。
「老丈可有聽過榮國府?家父賈恩侯,敕封榮國侯……」
「原來是御貓大人,老朽有眼無珠,怠慢了大人,還請大人恕罪!」
老村長眼看就要欣喜的跪下磕頭,賈琮一把將其扶住。
「老丈若是給我跪下,那不是折我的壽?」
古稀之年,見君不跪。
賈琮哪裡會讓古稀老人給他跪下,而且這老丈的品性極為不錯,有些事他到時候還得拜託其助自己一把。
走走停停,賈琮很快就將王家莊的情況瞭解的差不多了。
相比近鄰的田家村,王家莊不但村小人少,更沒有出過一個有功名的族人。
每年的爭水、服役都會吃虧不少,如今更是因為一場人為的水患,大半的村民眼看著就要失去自己的土地,整個莊子都陷入了恐慌與蕭條。
賈琮心中早有準備,還算是能夠掩飾住內心中的觸動,但黛玉就差上許多。
當她聽到莊子裡有戶人家前些日子千辛萬苦誕下一女,卻因沒有食物,不得不將其丟棄,在短暫的憤怒後,緊接著就是長久的沉默。
對與不對,黛玉已經無法簡單的作出判別。
說到底,都是一個窮字惹下的禍。
若今秋沒有那場人為的水患,或許那個嬰孩今日還在母親的懷中酣睡吧。
午飯時黛玉用的不多,今日從劉姥姥母女口中得知的事情,完全擊碎了書中給她描繪的世界。
鍋碗瓢盆都是僕婦從府中帶過來的,飯菜與平時相差不大,可黛玉端著精緻的瓷碗,卻無法將碗中的精米嚥下。
最後隨便對付了幾口,讓人將飯菜送去外間,給了劉姥姥一家。
臨別時,黛玉讓人取來一錠銀子,強塞到劉姥姥的手中。
隨後她跟恭恭敬敬站在一旁的王狗兒說道:「家有一老,如有一寶。你岳母是個明白人,好好孝敬她。你家能度過這一關,你岳母居功至偉。板兒是個聰明的孩子,送他去讀書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