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手還能多立一個大功勞呢。」
山東兗州,賈琮勢在必行。
第二日一早,天空飄起了雪花,賈琮被迎春裹得跟個狗熊似的,塞進馬車往永定門趕去。
此次出京,皇帝命京營挑選精銳三千隨行。忠順王劉恪一臉的不情願,出了京城十里後就棄馬鑽進了賈家的馬車。
他奪過賈琮懷裡的手爐,抱怨連連。
「大冷的天,非要本王去山東收拾孔家人鬧出的爛攤子,四哥肯定是嫌本王礙眼,見不得別人過舒坦日子……」
「還有你小子,曲阜什麼鳥樣滿朝文武哪個不清楚,就你傻乎乎的往前衝,還連累了本王。」
「你那老師精的跟個猴似的,他會有什麼事?指不定這會正坐在溫暖的屋子裡搖著羽扇,算計人哩。」
賈琮往車廂裡掏了掏,一個木匣子出現在手中。開啟後是滿滿的各類點心果子。
他往前遞了遞:「十三爺嚐嚐看,這是我二姐姐的手藝。」
呃~啊嗚~
「嗯,味道不錯,可惜了是個庶女……」
什麼話?庶女吃你家糧食了?小爺不給你吃了!
賈琮將木匣子一蓋,怨念滿滿。
劉恪抓了個空,不滿的瞪了賈琮一眼,伸手搶過裝著零嘴點心的木匣子,撇撇嘴說道:「本王說的是實在話,這世道嫡庶之差如同天塹,不是說你自己認同不認同就能改變的。看看四哥繼位之初有多艱難,這還是皇家。」
這話確是事實,皇家都重嫡庶,更何況民間了。
劉恪往嘴臉扔了一顆梅子,咀嚼了幾下滿足的說道:「本王教你一個辦法,你那嫡母膝下無子,讓你姐姐記入她的名下,充作嫡女來養,這樣將來在身份上也就不會太差。便是你,也可以記在你那嫡母的名下……」
「我就算了,我爹又不缺嫡子。」
賈琮感激的看向劉恪,這位京城最大的老紈絝,確實給自己出了一個好主意。
他可以不在乎嫡庶,但迎春不行。
榮國府嫡出大姑娘與庶女的身份之差在家裡都表現的淋漓盡致,更何況迎春已經到了說親的年齡。
這一年多時間,有不少人家有意無意打聽過迎春的情況,但就是老太太也說,說親的人多是各家府上的庶子,要麼是門第不相配。
賈琮曾經想過給自己的姐姐尋一寒門舉子,想著有府上撐腰,對方也不敢欺負姐姐,最後卻被老太太好一通數落。
「二丫頭在咱們家養的金尊玉貴的,你是想將她嫁去小門小戶給人素手調羹當丫鬟?」
「你姐姐在家時吃的、用的、穿的哪一個不是一等一?你覺得你口中的寒門舉子能買得起蘇繡還是蜀錦?憑什麼老婆子如寶似玉養大的孫女,要送去他家吃苦受罪?」
「俗話說,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你當天下讀書人跟你那老師一樣,少年英才六戰六捷?」
「萬一你挑的所為少年英才連試不中,將來三丫頭、四丫頭都身穿誥命,二丫頭依舊布裙荊釵,她不在乎,你能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