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草原上的事別說賈琮了,就是他老子赦大老爺都一知半解。
在這件事上,皇帝老爺都沒有太大的發言權,太上皇劉濟、英國公張嶽以及內閣次輔周炯三人開了一個簡單的碰頭會,皇帝、賈赦、曹久功三人列席,兩位皇子以及賈琮旁聽順帶負責端茶倒水。
至午膳前,太上皇親自部署,召集禁軍中最擅長刺探情報的精銳與龍禁衛的探子火速北上。
同時抽調左武、右武、神武左衛、神武右衛共計八萬大軍以冬訓的名義北上,於宣府、大同一線南側安營紮寨,一邊操訓,一邊防備有可能發生的戰事。
「韃靼南下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偲臨是個很清醒的人,跟著中原混韃靼便是遭遇雪災都能扛過去。跟我朝打仗,便是打贏了也是慘勝,反而會讓瓦剌漁翁得利。」
當年老爺子將偲臨與契努爾放回草原,不少臣子還諫言說這是放虎歸山。
二十多年過去了,瓦剌與韃靼打成了狗腦子,反倒是中原王朝坐山觀虎鬥。邊境線上偶有小範圍的襲擾,大多也是給邊軍送軍功。
賈赦父子從皇帳出來,赦大老爺小聲給賈琮講著當年的舊事。
「那會偲臨還來咱家拜訪過你爺爺,想要你爺爺在聖人面前說些好話,好促成兩國互市通商。」
賈琮扶額:「呃……偲臨是不是傻?這哪是咱家能摻和的,弄不好會被人參個裡通外敵之罪。」
「所以你爺爺沒見他,不過也給他指了一條明路,偲臨勸說韃靼的老汗王那年的正旦大朝上跪地請罪,並獻上汗王金印,聯合福餘、朵顏、泰寧、女真等北地十七部共推聖人為天可汗。最後雖說因朝中不少大臣反對沒能通商互市,但也促成了韃靼與我朝長達二十餘年的和平。」
原來聖人老爺的天可汗之稱還有這樣的過往,說白了還是拳頭夠硬。
韃靼老汗王跪請冊封,聖心大悅,至此韃靼汗帳開始了長達二十餘年的大夏冊封生涯。
這些事多是上一輩老人在操作,赦大老爺也這是知道個大概。當年在聽到聖人放了偲臨與契努爾北返草原他與一群將二代沒少抱怨吐槽,今日從老爺子口中聽到這麼多的內情,這才發現當時的自己是多麼的幼稚。
「爹,草原要是亂了,咱們的機會就來了。」
赦大老爺搓了搓兒子的腦瓜,有些悵惘的搖了搖頭。
武人盼著打仗,卻也不希望打仗。
戰爭終究是要死人的,將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誰也不敢保證真能百戰百勝平安凱旋,兩個兒子還沒有真正成長起來,榮國府就靠他賈赦一人撐著。
在這個時候,賈赦第一次對戰爭有了畏懼。
他沒有回應兒子的躍躍欲試,反而語重心長的說了句:「好好讀書習武,多吃點飯,早點長大成人!」
乾飯的賈琮向來風捲殘雲,一連幹了三碗米飯後才擦了擦嘴,跑去隔壁帳子喊人。
「二姐姐、林姐姐,走,咱們去騎馬!」
今年的鐵網山圍獵可不僅僅是圍獵,朝廷有意藉此宣示漢家王朝的赫赫國威,不但詔令諸藩前來,更是准許群臣攜帶子侄女眷前來觀禮。
寧榮兩府由賈赦帶隊,男嗣這邊有賈琮、賈蓉,女眷則是邢夫人、迎春、黛玉、以及侄媳婦秦可卿。
探春要在家幫老太太管理內宅中事,惜春太小,湘雲雖然挺想來的,但寶玉受不得冷,便心軟留在了家中。
賈環因課業有所上進,被政二老爺拘在書房讀書,賈蘭豆丁點大,大嫂嫂可不會放他出府。
「侄媳見過三叔。」
「蓉哥媳婦也在啊……」
有「晚輩」在,賈琮收了收性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