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樣一個過程中,因為女真人血債累累的原因。
基本上在一百人的女真俘虜中,往往只有著不過五六人可以免除被處死的結果,總的來說本次俘虜的女真人,根本沒有幾個人可以活下來。
可是對這些俘虜處理的實際操作中,算是稍微有了一些改變。
當然這樣的一個改變,並非是那些有著血債的俘虜,就能幸運地留下了一條性命,僅僅是可以多活一些時日罷了。
理由很簡單,那是胡彪他們在擴大新軍規模的時候,忽然想到了一點:
以他們招募新兵的原則,為人奸猾者不要,儘可能去招募一些鄉間沒有見過世面的民夫,最好是有家有口的憨厚老實之輩。
這樣的一個原則,有著未來作戰時,可以令行禁止的一個好處。
不過缺點也是有,這些老實人需要長時間的訓練,在戰場上才能變成一個合格的戰士,習慣了戰場上的血腥。
所以說,在當前時間有限,連新兵訓練從原本的三個月,都壓縮到了只有一個月的情況下。
為什麼不用那些新兵,來對這些註定要處死的俘虜行刑了?
讓這些人,在臨死前也發揮一點作用。
要知道!一個戰士手上有沒有見過血,在戰場上可是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於是,那一共40311名手上有著血債的俘虜,就能夠在戰俘營之中,多吃上了一段時間的雜糧窩窩頭和稀飯。
等到了新兵們,逐漸被從各地招募好。
又經過了幾天初步的佇列和火槍訓練後,就開始了這樣每天一支支不同的新兵部隊,被拉到這裡充當行刑人員的場面出現。
至於在這一個過程中,邊上還有著好些的閒漢和婦人?
其實說白了,也是相當正常的事情。
需要說明的是,這些人都是最近一段時間裡,才是從其他區域,前來了開封城的一些外來人員。
開封城原本的土著們,如今基本都在工廠中忙活著各種工作。
連婦人們也是忙著縫製新軍的軍裝、靴子這些,哪裡有空來湊這樣的熱鬧。
自從開封城,這一個天下間最為繁華的大城,沒有了金人時刻會殺過來的威脅後,又成為了天下所有人最為期待的一個城市。
每一天的時間裡,不知道有著多少讀書人、商人、工匠、甚至僅僅是一些農夫,帶著對著未來美好生活的期望,來到了這樣一座巨大的城市。
他們的到來也是讓開封城,迅速地恢復著元氣,變得越發美好了起來。
而這些人來到了開封城後,第一個想要去看看的地方,已經不是以前的那些什麼大相國寺、馬市街這些地方。
變成了城外那一個每天少說,也要槍斃一千多金人的靶場。
還有更遠一些位置上,那一個‘大宋義民紀念碑’,邊上的烈士墓園區,以及那一座每天都在成形的京觀。
甚至是去東華門外,那一座住滿了殘廢軍人的榮軍院看看,對比起來也比起了如今破落了好些的大相國寺,也更加有了更大吸引力。
當然了,胡彪他們這樣一個做法,也是引起了不少老學究的反對。
特別是據說一個幼童在父母的帶領下,觀看了槍斃戰俘、京觀之後被嚇壞了,直到在大相國寺好一番上香許願後,才是好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