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總,這絕對是劃時代的產品。”
樊東在介紹這顆晶片的時候,用了‘劃時代’的評價。
從中就能看出樊東對這顆晶片寄予了厚望。
而此刻,樊東小心翼翼地將成品展示在了陸一鳴的面前。
就這麼一塊不起眼的小小半導體。
它的身上,卻承載了華夏幾代人的夢想。
從半導體晶片問世以來,華夏一直都在嘗試推出屬於自己的晶片。
可是,這麼多年過去了。
除了一次次的失敗,就是原地打轉。
甚至於,‘華芯’的出現,一度被寄予了厚望。
可最終的結果,卻是一場史無前例的騙局。
國外的高尖端企業曾放言,華夏在未來的50年內,都不可能在晶片領域取得成就。
這句話就在耳邊。
可就在這一刻。
一顆劃時代的晶片,出現在了陸一鳴的面前。
“效能如何?”
“完爆當前市面上的主流產品。”
樊東對這顆晶片信心十足。
“陸總,按理說,處理器的頻率其實和流水線的級數密切相關,這也導致咱們一開始研發出來的晶片,存在了部分問題。”
當著陸一鳴的面,樊東開始滔滔不絕地介紹起了這枚晶片。
“所以,我們在後續的實驗中發現,當流水線級數過多時,CPU的效率會受到影響。”
一開始,專案推進的的確非常順利。
不過,在後續的測試中,眾人還是在第一時間發現了問題。
當然,作為一顆研發已經相當完美的晶片來說。
這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小問題。
甚至並不會影響到大局。
原封不動的上架,也能碾壓當前的所有主流晶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