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鋪就的道路穿過雅緻的院落,盛夏的陽光從樹隙之間投下金黃的斑駁,溫暖而和煦的風帶著細微的人聲與腳步傳來。清爽的夏天,儼如記憶深處最溫馨的某段記憶中的時節,跟著白衣的女子一路朝裡間院落行去時,於和中的心裡恍然間升起了這樣的感受。
已逝的青春、曾經的汴梁、逐漸凝固的人生中的可能……腦海中閃過這些念頭時,他也正在師師的詢問下介紹著身邊隨行人物的身份:這些年來受到了關照的同僚嚴道綸,此次一路來到成都,他來見過往好友,嚴擔心他白跑一趟,於是結伴而來。
嚴道綸順著話語做了禮貌的自我介紹,師師偏頭聽著,溫柔地一笑,幾句慣例的寒暄,三人轉入旁邊的院落。這是三面都是房間的小院,庭院面朝摩訶池,有假山、樹木、亭臺、桌椅,每處房間似乎皆有住人,不起眼的角落裡有衛兵執勤。
“……這一邊原本是米商賀朗的別業,華夏軍進城之後,上頭就尋找日後開會招待之所,賀朗打算將這處別業捐出來,但摩訶池附近寸土寸金,我們不敢認這個捐。後來按照市價,打了個八折,三萬兩千貫,將這處院子拿下了,算是佔了些便宜。我住左邊這兩間,不過今日風和日麗,咱們到外頭喝茶……”
師師笑著為兩人介紹這院子的來歷,她年紀已不再青稚,但樣貌並未變老,反倒那笑容隨著閱歷的增長愈發怡人。於和中看著那笑,只是下意識地回答:“立恆在經商上向來厲害,想來是不缺錢的。”
師師笑著搖頭:“其實錢缺得厲害,三萬兩千貫大概只有一萬貫付了現,其它的折了琉璃作坊裡的份子,七拼八湊的才交付清楚。”
“華夏軍的琉璃作坊,往後可就值錢了。”嚴道綸插了一句,“華夏軍大氣啊,賀朗是佔了大便宜了。”
師師的嘴角勾起月牙兒來:“寧先生做生意,向來不吃獨食,大家都願意入場,生意才能做得大。嚴先生,您與和中先坐,我去喚人倒茶。”
他們在湖邊林蔭晃動的木桌前停下,師師這樣說起時,嚴道綸才連忙搖了搖手:“不用不用,嚴某今日只是恰好順路,因此陪著於兄過來,既然兩位兄妹久別重逢,我那邊尚有事情要處理,不麻煩師師姑娘……其實對師師大家的名聲耳聞已久,今日能得一見。榮幸……心願已足,哈哈哈哈……”
他果不食言,打了招呼便要離開,師師那邊卻也豎起手來:“不行不行,嚴先生既然是於兄好友,今日到了,怎麼也得喝杯茶再走,否則外人要說我這個做妹妹的不懂禮數了……”
她豎著左手,笑得親切溫和,待到嚴道綸再想拒絕,才偏頭笑道:“……我堅持。”這笑容親切之中透出了一絲認真來,嚴道綸微微一愣,才終於笑著指了指那桌椅:“那我……喝一杯?就一杯……實在是不想麻煩師師姑娘……”
“沒事的沒事的,坐嘛。”一旁的於和中大感滿足,也出聲挽留。師師過去招呼院子裡的女兵準備茶點時,嚴道綸環顧四周,與於和中說道:“想不到以師師姑娘如今的身份,這院子竟也只用了兩間。”
於和中蹙眉點頭:“是啊,她在礬樓時,都有一整個小院的。如今……或許華夏軍都這樣吧……”
隨口交談兩句,自然無法確定,隨後嚴道綸欣賞湖景,將話語引到這邊的景色上來,師師回來時,兩人也對著這附近景色誇讚了一番。此後女兵端來茶點,師師詢問著嚴道綸:“嚴先生來成都可是有什麼要緊事嗎?不耽擱吧?若是有什麼要緊事,我可以讓小玲送先生一道去,她對這裡熟。”
嚴道綸笑道:“沒有沒有,都是尋常事務。”他並未說得太多,之後也都是尋常的寒暄,一杯茶喝完,便即起身告辭。於和中倒也早不是什麼愣頭青了,見了師師之後進退失據,順口留下嚴道綸後,又擔心他有些什麼目的,或是為了監視自己,順水推舟一直作陪,此時心下才大定下來。
他與師師起身送了對方几步,隨後讓女兵小玲帶了嚴道綸從宅子裡出去。對於嚴道綸過來真的只打了個照面的行為雖有些疑惑,但眼下便不再多想了。
他偏過頭去,師師正看著他,隨後燦爛地笑起來。
已然送走了嚴道綸,久別重逢的兩人在湖邊的小桌前相對而坐。這次的分別畢竟是太久了,於和中其實多少有些拘束,但師師親切而自然,拿起一塊糕點吃著,開始興致盎然地詢問起於和中這些年的經歷來,也問了他家中妻子、孩子的情況。於和中與她聊了一陣,心中大感舒暢——這幾乎是他十餘年來第一次這般舒暢的交談。隨後對於這十餘年來遭遇到的不少趣事、難事,也都加入了話題當中,師師說起自己的狀況時,於和中對她、對華夏軍也能夠相對隨意地調侃幾句了。有時候縱是不開心的回憶,在眼下重逢的氣氛裡,兩人在這湖邊的陽光碎屑間也能笑得極為開心。
師師本就唸舊,這種如沐春風的感覺與十餘年前的汴梁如出一轍,那時候他也好、陳思豐也好,在師師面前都能夠肆無忌憚地表述自己的心情,師師也從來不會覺得這些兒時好友的心思有什麼不妥。
他們說得一陣,於和中想起之前嚴道綸提起的“她只佔了兩間房”的說法,又想起昨天嚴道綸透露出來的華夏軍內部權力鬥爭的情況,猶豫片刻後,才謹慎開口:“其實……我這些年雖在外頭,但也聽說過一些……華夏軍的情況……”
“嗯?什麼情況?”師師笑問。
“我是聽人說起,你在華夏軍中,也是了不起的大人物啦。”
“哪有什麼大人物。”於和中語帶調侃,師師搖頭失笑,“其實呢,華夏軍創立這麼多年,天下讀書人幾乎人人喊打,立恆雖然培養了不少幹部,但是真正好的文化官員不多。我以前念過書,能寫會算,立恆便讓我做這做那的,算是抓了壯丁了……其實這類官員眼下也缺,缺口還很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