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王帥之命,我要等到這邊局勢定下才能走。對於女真人有可能提前出兵,呼應晉地之事,王帥有所預測,術列速出兵,王帥也會領軍趕過去,祝將軍不必焦急。”
“哈哈,我有什麼焦急的……不對,我著急趕不到前線打仗。”祝彪笑了笑,“那安兄弟追出來是……”
“想詢問祝將軍一個問題,與此次談判,有極大關聯。”
“嗯?”祝彪想了想:“什麼問題?”
“晉王已折,晉地軍心士氣掉落到低谷,然而若欲死戰,仍有機會。如祝將軍的華夏軍,未嘗不能成為這裡的主心骨,我來之時,王帥曾說,若華夏軍留在這裡,與女真周旋,此次談判,情況會很不一樣——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樣。”
安惜福表情平靜,看著祝彪靜靜地說完這段話,他並未開口詢問華夏軍是留下還是不留,而是將整個事情說完,便在存了說服對方的心思。聽完這段,祝彪的臉色也陰沉下來,神情複雜而掙扎。
安惜福道:“因此,知道華夏軍能不能留下,安某才能繼續回去,跟他們談妥接下來的事情。祝將軍,晉地百萬人……能不能留?”
守軍在城牆上,四周只遠遠的有人,安惜福特意追到這裡方才說話。冷風吹過了空曠的廣場,祝彪沉默了許久。
“我有一位兄弟……”祝彪道,“不,不止一位,有幾萬兄弟,他們豁出命去,留在大名府,為了將女真東路軍,拖延一部分,拖延一段時間,開春之後,他們可能沒有活路了。華夏軍答應過去救他們,術列速打過來,華夏軍必將全力以赴,我就算戰死,在所不惜……可我也……不能對那些搭上了身家性命的兄弟食言……”
他斟酌著語句,說到了這裡,安惜福表情平靜地拱了拱手,微微一笑:“我明白了,祝將軍不必在意這些。在安某看來,無論何種選擇,祝將軍對這天地世人,都俯仰無愧。”
“……若能救出他來,我還會過來。”
“當然。祝將軍一路順風,馬到功成。”
“承你吉言。”
祝彪笑了笑,準備離開之時,卻想起一件事,回頭問道:“對了,安兄弟,聽說你跟陳凡很熟。”
“是啊。”
“我也有個問題。當年你帶著一些賬冊,希望營救方七佛,後來失蹤了,陳凡找了你很久,沒有找到。我們怎麼也沒想到,你後來竟然跟了王寅做事,王寅在殺方七佛的事情中,扮演的角色似乎不怎麼光彩,具體發生了什麼?我很好奇啊。”
十餘年前的事情早已過去,祝彪笑得燦爛,雖有好奇,其實並不為追究了。安惜福也笑了笑:“確實是王尚書救下了我,對於當年的內情,我也不是很清楚,有一段時間,一度想要殺掉王帥,追問他的想法,他也並不願意與我這等小輩談論……”他想了片刻,“到後來,許多事情已經模糊,因為王帥不說,我心中只是有著自己的些許推測。”
“王帥是個真正牽掛永樂朝的人。”安惜福如此說道,“當初永樂朝起事已然覆滅,朝廷抓住永樂朝的餘孽不放,要將所有人連根拔起,佛帥不死,許多人一輩子不得安寧。後來佛帥死了、公主殿下也死了,朝廷對永樂朝已然結案,如今的明王軍中,有許多還是永樂朝起事的老人,都是王帥救下來的。”
“是法平等,無有高下,王帥牽掛著這個想法,有一天能夠再度拿起來,只是女真人來了,不得不先抗金,還天下一個太平。”
安惜福說完,笑了笑:“我的猜測對與不對,也很難說,畢竟王帥威嚴,不好多談。但抗金之事,王帥堅決至極,祝將軍可以不用有疑。”
祝彪點點頭,拱了拱手。
世界上真是有各種各樣的人,各種各樣的想法,一如他與王山月,他們為不同的理念而戰,卻朝著同樣的方向過去。祝彪這樣想著,奔向戰場的方向。安惜福轉身,走向另一片不同卻也想同的戰場。
下跪或是抵抗,懷著不同心思的人們不斷博弈。大殿之中,樓舒婉望著殿堂的一角,耳邊有無數嘈雜的聲音流過去,她的心頭有著一絲希冀,但更多的理智告訴她,希冀並不存在,而即便局面再糟糕,她仍舊只能在這片地獄之中,不斷地廝殺過去。死去或許更好,但……絕不可能!
名叫袁小秋的少女在旁邊憤慨地等待著一場屠殺……
北面,軍隊早已動起來,磨牙吮血,準備著開年後的第一場廝殺。霹靂火秦明、大刀關勝、金槍手徐寧、雙鞭呼延灼、玉麒麟盧俊義……以及那招展的黑旗,都在沉默中迎向血與火交織的春天。
帶著永樂朝那延綿十餘年的勇烈氣息,名叫王巨雲的老者同樣迎著女真人殺了過去,豪邁慨然。
而在南面的孤城徐州,八千華夏軍、數十萬餓鬼以及北面三十萬女真東路軍彙集的局面,也已經動起來了,這一刻,無數的暗湧就要咆哮往薄薄的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