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槽,他竟然去京影了?不當作家了?”
“啥?不出書了嗎?不要吧?感覺還是專心寫書吧,導演畢竟是另外一個行業的。”
“無語,我看了他的書幾年了,算是忠實書迷了吧?結果還是第一次知道他去了京影。”
“樓上的,我們一樣,我也是第一次聽說,震精了!”
“+1,不過我倒是挺期待的,想看看他拍的怎麼樣。”
“很期待,不過我更期待他能把《無心法師》拍出來!”
酷酷網站內站外都投了廣告,準備預熱一段時間。
而唯一能做噱頭的就只有導演了,畢竟算一個名人。“嫩芽系”出來的一為少年作家;今年剛出完第四本《無心法師》。加上現在還是京影的大二學生,話題還是可以炒一炒的。
一些圈內人都看到了,還跟京影裡的朋友或者老師問了一句,好奇是什麼來頭。不過畢竟還沒播出,他們也不知道拍的怎麼樣,也就剛好看到關注了一下。
京影的師生也知道了這個新聞,畢竟不久前也剛紅過,沒想竟然把作品賣出去了。
老師們的辦公室裡面也有很多人在聊這件事。
“可以啊,看來導演系要出息了。”
“也不知道賣了多少錢。”
“你管人家賣了多少,能賣得出去就是本事。”
“就是不賣也拍得挺好。”
“是,拍得可以了,能賣出去是錦上添花。”
“唉,有多少年沒出一兩個大導演了。”
“大導演?路還長著呢。不過總算有了一個像樣一點的。“
“別胡說,那其他孩子就不是你們的學生了?他們就不優秀了?很多是沒找到機會,沒錢拍。有機會拍不一定輸給他呢。”
“也是,這孩子能自己賺錢拍片啊。人家本身在小說界就混得不錯啊。”
這是老師間的談話,總體來說是很看好,很高興的。畢竟屬於他們、屬於學校的榮耀。說起來也確實如此,有多少年沒出過名氣很大的導演了。
有一些學生畢業後轉行,另一些畢業後去當廣告導演,或者是給別人當執行導演、副導演之類的。大多數都要慢慢積累經驗和攢人脈。要拿到單獨執導電影或者電視劇的機會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