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我不知道韓涵和郭淨明是不是喜歡高調的人,可能只是因為喜歡他們的人比較多,比較出名,所以大家都知道他們。
第三,說我們‘代表了80後的複雜性’,其實也沒有,我們代表不了那麼多人,我們只能代表我們自己。
第四,說我和安妮貝貝低調是想當個‘純粹的作家’,我覺得也不對。因為高調的人也可以當個純粹的作家,一邊玩賽車一邊寫作也可以當個純粹的作家,一邊做生意一邊寫作也一樣。
第五,安妮貝貝那個是真低調,我是假低調。
其實我也很想高調,只是現在學業繁重,還要看書和寫小說,所以沒什麼時間做其他的。而且也怕被過分打擾,分散我的注意力。”
胡編輯:“你是個很自律的人嗎?”
李唐王:“算是吧,其實我意志力一般,所以才逼自己自律一點。我怕我鬆懈了就拉不回來了。”
胡編輯:“你剛才說你忙著學習和看書,那你平時都喜歡看哪些書,這個問題也是很多讀者很想了解的。”
李景坤:“我想很多作家被問到這個問題的時候都會說‘我看的書都比較雜’,其實大部分愛看書的人都是這樣的。我現在當然也是。
而且我發現很多作家看書看最多的時候都是在初中和高中這段時期,因為這個時候每個人都是很開放的,都是很有時間、很有求知慾、很有包容性的。因此什麼書都可以接受。
等到年紀再大一點的時候就沒那麼大熱情和時間了,再者嘴巴也養刁了,開始會挑食了,會挑某一類書來看了。
所以我現在比較珍惜這個時期的狀態,我只求數量不求質量,我希望多翻翻幾本書,等後面真的沒這麼大的熱情的時候,再來細看精讀。”
胡編輯:“好讀書,不求甚解”。
李唐王:“是。”
胡編輯:“那有具體點的嗎?比如最喜歡哪些作家的作品。”
李唐王:“有很多,而且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最喜歡哪個作家的書有時取決於你手邊現在拿的是誰的書。”
胡編輯:“但見新人笑,那聞舊人哭。”
李唐王:“哈哈。用得好——比如最近我就很喜歡托爾斯泰——估計後面也會一直很喜歡。
他的文字真的太厲害了,看著非常樸實,但是幾乎句句扎心。每句話都像是一把尖刀,一下一下的對著你刺。第一次看《復活》的時候真的是看得我頭皮發麻。”
……
這篇採訪比上次的長了一些,畢竟現在李景坤已經是一個小有名氣的少年作家了,可以聊的當然也多一些。
不過正如他自己所說的,他還沒那麼出名。至少在少年或者所謂的80後作家裡面,不是一個很出名的人。像韓涵那麼有名的也就兩三個,跟李景坤一樣名氣的一大把。所以他現在還沒那麼特別。
唯一讓人稱道的,就是他相對來說比較年輕。
當然,跟那個跟他同歲的蔣姓天才少女比起來,他的名氣也稍遜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