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映雪剛回來,這頓飯李牧吃的輕鬆又開心,但在他的內心深處,卻一直有些隱隱的急躁。
急躁的是,蘇映雪就在身邊,但自己並沒有找到與她獨處的機會。
之所以急於希望與蘇映雪獨處,並非因為李牧滿腦子想的都是與她怎樣怎樣,而是自從上次蘇映雪半夜給自己打電話,用“班主任”的比喻給自己開啟一扇窗之後,李牧就一直想跟蘇映雪好好的聊一聊。
自己可以把自己眼下所有能透露的商業佈局都告訴她,看看她作為一個潛在的女強人、潛在的跨國公司高層,對自己眼下的情況,會有一個怎樣不同的視角與看法。
或者說,李牧眼下其實是需要一個合適的傾訴物件,一個從心裡上沒什麼距離,而且又有希望聽懂自己傾訴內容的物件。
僅僅是第一個要求,就把李牧現階段所有的合作伙伴都PASS掉了,李牧覺得,生意場上,利益永遠是擺在第一位的。
如果沒有利益,劉師兄不會放棄中關村的個體事業來跟自己創業;如果沒有利益,孔令宇更不會在自己最開始的時候就加入到易聽網的團隊;如果沒有利益,林清雅也不可能從工作三年的日企出來,加入牧野科技最早期的團隊;如果沒有利益,方旭東這種谷歌的技術人才,又怎麼會甘心回國加入牧野科技?
真正與自己在心裡沒有什麼距離的,除了自己的父母,李牧覺得也就是身邊的這幾個女人了。
這種事情,不太適合跟父母傾訴或者溝通,他們年紀大了,不適合讓他們為自己思考他們從來沒有接觸過的領域與格局,而身邊這幾個女人裡,李牧覺得,真正有這種靈性的,恐怕也只有蘇映雪了。
在發展、佈局與規劃的道路上,李牧一直走的很孤獨,他的手下無論上輩子大名鼎鼎的大佬級人物,還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在自己的框架體系內都表現的很能幹,自己分配給他們的任何工作,他們都能夠很好的執行下去,但是,讓李牧感到孤獨的,恰恰也是如此。
包括劉師兄在內的每一個人,都不是李牧的知音,知音是什麼?知音是對方能從自己的音樂裡,聽出自己的志向和內心深處最真實的想法,而不是簡單的拍手稱讚,或者用最快的速度跟著自己把這首曲子彈下來。
眼下,團隊裡的所有人都是無可挑剔的執行者,但知音呢?在李牧看來,一個都沒有。
沒有誰能透過自己的一點意向,就能猜透自己的整個佈局和規劃,劉師兄不行,雷教主行不行還不知道,林清雅、孔令宇、方旭東、丁正林甚至陳同,這些人都不行。
不過李牧心裡也明白,自己沒有知音,是因為很多理念太超前,產品思維、生態思維、閉環思維以及運營思維,幾乎全是2010年之後的先進套路,放在這個年代,再牛逼的人都很難理解。
李牧堅信,每一個牛逼人都不是生來就牛逼的,他只是在牛逼的道路上跑出了節奏而且越跑越遠而已,劉師兄就是個很好的例子。
2001年到2002年,這位老哥只是一個個體戶,2003年開始,老哥把自己的店鋪放到360buy的域名上,也只是想著自己搗鼓一個網店出來。
但是,怎麼就一步步搗鼓出了一個京東呢?說白了還是事情一步步推進,讓他的思維模式不斷的與時俱進,發展速度快、思維轉變速度更快,最終才會有京東這個龐然大物。
對李牧來說,自己的所有規劃,在這個時代都是超前的,有些深遠的規劃還不能說,眼下的規劃說了也沒多少人真正能懂,但李牧隱約覺得,蘇映雪或許會懂。
就像那天晚上,她能在那個時候打來電話,能夠猜出自己一定沒睡,能夠猜出自己一定心有忐忑與躊躇,就證明她真的很清楚自己心中所想。
其實,就算蘇映雪不懂,李牧也依舊想對她傾訴,因為再沒一個人比她更合適。
……
飯桌上,李牧與王少華每人喝了三兩白酒,剛剛達到微醺的狀態,蘇月華便及時叫停,沒讓兩人繼續喝下去。
明天是週一,不光王少華要早起上班,她知道李牧也一定非常忙碌。
除此之外,王欣然明天要到學校報到,電影學院新生入學從明天正式開始,按她的意思,她想讓蘇映雪能夠陪她一起,人大後天才報道,而且老生報道流程非常簡單,交了學雜費、再刷一下注冊登記,基本上就可以安心等開課了,理論上說,蘇映雪明天肯定有時間。
蘇映雪也知道自己不能拒絕,便說:“明天上午我陪你去報到沒問題,不過今晚我就沒法跟你一起回家了,跟我跟寢室的一個室友約好了,她也是今天剛到,想讓我回去陪她,如果我不回寢室的話,就她自己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