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的內部訊息確實很靈通。
到了晚上的新聞聯播準點播出時,領導在常務會議上的講話就果然出現在了今晚新聞聯播的主要內容裡,而且那有關四個“正能量”的內容也一字不漏的全部播出。
領導召開常務會議是一項非常正常的例行工作,這樣的會議一年之中少說會有上百次,由於會議討論的主題各不相同,大部分民眾對此並非十分敏感,只有當會議議題與民生息息相關的時候才會關注。
不過,對媒體和各地、各級政府機關來說,每一次的常務會議都是關注的重中之重,媒體自不用說,各地、各級政府機關對會議內容格外關注,主要原因是關注領導現在正在重點討論哪些方面的情況與問題,是一個社會和官場的風向標。
如果會議主題是房地產,那麼各地的地產商尤其是一線城市的地產商就會高度關注,負責管理房地產開發一系列的政府職能部門也都會立刻打起精神,研究領導釋放出來的資訊,及時對自己的工作進行相應調整。
如果會議主題是環保,那麼各地環保局和汙染企業也必然會密切關注,只要有政策更改的可能性,就立刻做出響應。
今天的會議主題是教育,教育作為社會最重要的基礎民生工程,已經是領導會議桌上的常客,領導關注教育、關注教職工等從業人員的基礎素質也絕非首次,但是這一次,領導竟然採用了李牧剛剛提出來的“正能量”概念,這裡面蘊含的意思就很耐人尋味了。
首先,要求教育團隊“正能量”,毫無疑問,這是要以此為切入點,對教育團隊的自身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教育部門肯定要抓住這個重點,積極開展提升教職工從業素質的相關行動。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讓所有具備政治敏感度的人都格外重視的一點,那便是:提升教職工群體素質、提升素質教育本質有很多種表達方式,領導為什麼會直接使用李牧剛提出來的“正能量”?
別的不提,“正能量”三個字本來就被各大媒體熱炒了一天,現在忽然被領導引用,瞬間讓這三個字的層次又得到了跨層級的昇華。
深入去想的話,領導這麼快就引用了“正能量”的概念,似乎也不單單意味著他和政府對“正能量”這個概念的支援,在某種程度上,也意味著領導用特殊的方式,表達了自己對李牧的認可與讚賞。
這一點對普通民眾來說倒是沒什麼感覺,但是對政府機關裡的人來說,意義深遠,怪不得李牧的背後一直有一股強大而又讓人抓不住線索的力量所支撐,也怪不得李牧生意做這麼大,在昨晚之前也沒有一家媒體真正報道過,恐怕這其中真正的原因就在這裡了。
別說這些人驚訝,就連李牧自己也感覺受寵若驚。
領導釋放出對一個人讚賞的訊號,不一定非要與他見面或者進行直接的言語鼓勵,也不需要再媒體面前刻意提及這個人的能力和成績,就像這次,領導只是把李牧提出來的一個閃光點拿過來、用在看似與李牧看似毫無關係的領域上,就足夠釋放出這個強烈而有力的訊號。
李牧在受寵若驚之餘,心裡也時刻警告自己,千萬不要在這個問題上繼續深入,他心知政治複雜,他願做一個絕對的守法公民,並對社會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但也明確警告自己,莫要與政治深度捆綁,領導認可自己,自己權當是領導給予自己的認可和鼓勵,一個人繼續埋頭在網際網路創業的道路上繼續前行,這就夠了。
“正能量”徹底大火,它超脫了一個流行熱詞的範疇,直接成為了一個現象級熱詞,一夜之間全面覆蓋了整個社會。
從新聞聯播開始,這個詞便和李牧在表面上脫離了聯絡,媒體開始將“正能量”三個字用在各個領域,它用極快的速度成為了一種新的媒體潮流。
見義勇為是“弘揚正能量”;拾金不昧是“發揚正能量”;助人為樂是“傳播正能量”;甚至娛樂圈都開始蹭“正能量”的熱度。
影視明星接受採訪,說自己的新作品角色是一個充滿了正能量的人物形象;歌星接受採訪,也說自己的下一張專輯和單曲會更加註重給歌迷傳遞“正能量”。
作為“正能量”的創造者,李牧也因此更加被人銘記……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