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分一百分的評分體系裡,孩子只要能達到40分,就可以報銷路費以及食宿費用,低於40分的,不予報銷;
超過40分但低於60分的,無法透過初選;
超過60分的,透過初選,準備第二輪篩選;
第二輪篩選中,取得分最靠前的1000人準備第三輪篩選;
第三輪篩選中,取得分最靠前300人準備最後一輪篩選;
最後一輪,300人中,挑選得分最高的30人,最終入選的30人將由牧野科技統一為其辦理簽證,安排赴英國訓練。
除了海選沒有報名費、不讓學員花錢、甚至報銷路費以及食宿費用之外,青訓球員只要能進入第三輪的1000人,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每人獎勵人民幣5000元;
能進入第四輪的300人,每人獎勵人民幣10000元;
一旦入選最後30人,直接獎勵兩萬美元,而且牧野科技不但負擔所有費用,甚至每個月都給一筆高到嚇人的“薪資”。
很多職業球員忍不住感嘆,李牧給青訓學員的待遇,都超過了國內90%甲A職業球員的薪資,標準的財大氣粗;
粗略的計算一下,每年輸送兩批、共60名青訓學員,每人連獎金帶補貼,再加上各種其他的成本費用,差不多在十萬美元以上,這樣的話,一年要承擔的成本就是近千萬美元,再加上海選需要支出的費用,估計一年要砸進去一千五百萬到一千八百萬美元!
而且,在牧野科技公佈的計劃中,有一點非常重要:牧野科技以及曼徹斯特城俱樂部,不會要求青訓學員籤經紀約。
也就是說,牧野科技花錢、曼徹斯特城俱樂部出力,兩邊一起培養一批國內的青少年足球運動員,但是培養出來之後,絕不限制他們的職業自由,他們沒有任何條件捆綁,可以隨便去哪個球隊效力。
幾乎所有俱樂部的青訓,都分兩種模式,一種自費,一種免費。
自費的自不用說,就是花錢來學習的,跟花錢去補習班沒什麼區別;
至於免費,一般都是有俱樂部承擔所有成本,但是青訓學員必須要跟俱樂部簽訂一個數年的協議,甚至有的還會捆綁更久,究其原因,就是不希望自己培養出來的人才流失到其他球隊。
不過李牧完全不在意這個,他想要的,就是快速為華夏培養一批有潛力的青少年,這個時間不用太長,短則三年五年,長則八年九年,哪怕只為華夏培養出兩三個能在歐洲一流俱樂部踢上主力位置的優秀球員,都能夠極大的改善華夏的足球水平。
李牧不相信,未來五年時間,300個青訓名額裡,出不來幾個優秀球員。
整個青訓的海選活動全部都被李牧安排在了燕京,具體時間和地點還沒有定。
他要求牧野科技的工作人員在燕京尋找一個標準過關的足球場,足球場必須具備硬體達標、交通便利、周圍賓館數量多等幾項要求,一旦找到符合要求的場地,立刻籤協議拿下,然後開始制定具體的時間計劃。
到時候,整個海選的過程,都將由曼徹斯特城俱樂部的工作人員來完成,曼徹斯特城會將青年隊教練、體能教練、助理教練、隊醫等派往燕京,從海選到最後的名單制定,所有的判定權利都交給曼徹斯特城的專業人員,這樣也可以最大限度避免徇私舞弊。
最讓李牧欣慰的,是這個青訓計劃一經發布,一下子就讓國內的青少年家長,對足球運動刮目相看。
以前他們覺得孩子踢球是沒有前途的,但現在變化出現了,李牧買了曼徹斯特城,又準備在國內搞青訓,而且給出這麼豐厚誘人的獎勵措施,簡直是一下子在家長心目中,將足球運動從谷地提到頂峰。
無數父母開始躍躍欲試,甚至希望孩子從現在起開始練球,因為即便今年選不上,明年、後年以及再後年也還是有機會,一旦選中,孩子不但有機會出國,還有機會為家庭創造幾十萬的收入,甚至從此改變命運,而即便沒選中也不要緊,甚至一分錢成本都不用花。
於是,就在牧野科技釋出青訓計劃的第二天,全國各地都掀起了一陣足球熱。
下課時間,踢球的孩子明顯多了起來,城市裡的足球場開始人滿為患,那些勉強適合踢球的戶外場地也都被侵佔一空,甚至有些家長開始帶著孩子到處找籃球場練習定位遠射以及射門等基本功。
專賣體育用品的商店迎來了新世紀以來最大的一波行情,在許多地方,這種商店裡的足球、球衣以及球鞋,都被搶購一空,就連上級經銷商手裡都調不出貨來,而廠家的產能也很有限,開足全部馬力生產,也依舊無法滿足市場的需求。
一股全民足球熱已經拉開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