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這樣的局面,很多人一時間騎虎難下。
盧允浩乾脆又開出了三天內到崗,每人二十萬簽字費的條件。
簽字費,就是在合同上簽字就給錢。
屬於挖高階人才的一種砸錢方式。
盧允浩的想法很簡單,而且很粗暴,南方英語不是不讓你們離職嗎?那老子就拿錢來砸。
根據合同,這些人就算賠償南方英語,也就是幾萬塊錢的事兒,自己給二十萬,直接逼著他們迅速離職。
這一招果然奏效。
幾天之後,南方英語這十幾號人便陸續抵達滬市,向盧允浩報道。
南方英語的創始人為此,專門打電話跟盧允浩罵娘,覺得這孫子實在是太沒有職業道德,自己說走就走也就算了,還把其他人也挖走,給南方英語帶來了巨大的損失。
結果,盧允浩淡淡的回了他一句:“這種事情你不要跟我說好吧?人家愛去哪裡是人家的自由,跟我有什麼關係?我又為什麼要對你負責?如果你有什麼問題,請直接跟我們公司合作的律所聯絡,哦對了,順便告訴你一聲,我們合作的律所,是滬市最牛逼的律所,你有什麼不滿意,可以跟他們慢慢說。”
接著,盧允浩便粗暴的結束通話了電話。
開玩笑,老子一個多億傍身,會怕你那點道德譴責?怕不是今天早上沒吃藥。
……
數日之後,盧允浩的技術團隊終於到位。
這是一支從矽谷各公司抽調出來的技術團隊。
前端後端架構語言程式,幾乎每一項的負責人都是行業內的一流人才。
這些人全部抵達滬市之後,立刻與盧允浩相互熟悉,同時開始根據餓了麼的模型,來設計自己的外賣平臺網站。
盧允浩給這個還在紙面上的外賣平臺定名為“牛外賣”,在他看來,自己做的東西都是很牛的,所以才起了這麼一個俗不可耐的名字。
投資人和技術團隊就這個名字表示了抗議,認為這個名字沒什麼內涵,但盧允浩堅持,還說這樣的名字更好記,你看人家李牧的餓了麼,也很口語化,不過大家卻都覺得不錯,那為什麼對“牛外賣”這個名字這麼牴觸呢?大家不都是半斤八兩嗎?
見盧允浩堅持,大家也就逐漸放棄了自己的立場。
名字雖然不太好聽,但盧允浩有一點說的沒錯,這名字確實好記。
牛外賣要解決的問題很多,光是產品上就一大堆麻煩。
盧允浩是在技術團隊來了之後,才意識到這玩意竟然這麼費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