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騎手人數較少,一共就五百個騎手,第一天跑了一百,剩下的四百騎手今天累斷了腿也應付不了這麼多訂單;
第二,電動車效能太差,跑一會兒就沒電了,然後就趕緊去換電瓶,充電效率又跟不上,大家把能換的電瓶都換完了,最後沒電了還能推車電動車去送貨嗎?
於是,在盧允浩發洩完心中不滿之後,騎手團隊的負責人開口說:“盧總,我們如果解決不了騎手團隊的問題,明天一早的情況肯定是還是這樣,我們也是無能為力啊。”
盧允浩問鄭超:“第二批電動車到底什麼時候才能交付?”
鄭超說:“他們說後天發車,到滬市應該還要四天左右。”
“四天?!”盧允浩眉毛一擰:“四天黃花菜都涼了!”
“沒辦法啊盧總。”鄭超認真解釋道:“跟我們合作的電動車廠商,都拿到了餓了麼的大單,所以給我們的供貨速度低了很多。”
盧允浩吼道:“這是你的問題,我要的是你給我一個解決方案,而不是跟我說你沒辦法!你也沒辦法,他也沒辦法,大家都沒辦法,那我們這個公司還幹不幹了?!”
鄭超說:“眼下的情況,我們肯定得耐心等著,電動車要四天才能到,我們還要再招募騎手,整個工作就像是一個鏈條,斷了哪一環都不行。”
盧允浩質問:“能不能明天就直接從滬市所有賣電動車的店裡給我先買一批?”
“行是行。”鄭超說:“不過這樣的話,首先是採購價格肯定會高很多,我們從廠家拿的是工廠價,從終端市場買是零售價,一臺車差價好幾百塊錢太正常了,而且,市面上的電動車五花八門,大家的電瓶雖然材質都一樣,都是鉛酸電池,但關鍵是大家的電瓶規格不同、模具也不同,到時候沒辦法使用換電站的電瓶,這些車的續航能力怎麼辦?從長久看,我們肯定是統一制式會比較省事省力省成本,如果有很多種車型、很多種電瓶型別,那會造成大量的成本浪費……”
盧允浩冷著臉說:“成本浪費也不要緊,我現在要的是趕緊把我們的配送能力提升上來!”
說著,盧允浩又道:“你立刻開始準備招募新的騎手,至少先招募五百人,去買一批電動車過來,讓他們後天就能開始接單!”
鄭超說:“盧總,騎手要培訓的啊,招募過來就接單,他們怕是根本應付不來。”
盧允浩吼道:“這是你的問題,我的要求是五百名騎手後天必須上崗,另外等下一批電動車到了,騎手團隊給我立刻擴充到一千五百人,如果這個問題解決不了,騎手團隊負責人辭職,你扣一個月工資!”
鄭超愁的頭禿,但是也沒有任何辦法,只能點頭答應。
……
翌日。
為了保證使用者體驗,牛外賣對使用者訂單進行限流。
當平臺認為訂單超過配送能力的時候,平臺會提示其他使用者暫時無法下單,這樣一來,餐廳也就無法接單。
雖說這樣損失了大量薅羊毛的訂單,但最起碼還能實現已下訂單的即時配送。
不過,牛外賣的整體流程最佳化遠不及餓了麼,所以他們的訂單配送時間要比餓了麼長,整體運轉效率低下。
就餐高峰期的那一個小時時間裡,四百名騎手一共才送了一千多單。
剩下的使用者雖然還想薅羊毛,但平臺已經不再接單,於是他們只能放棄牛外賣,繼續選擇餓了麼接單。
盧允浩算了一筆賬,就目前這個配送效率,想覆蓋滬市的市區,並且杜絕運力超限的情況,至少要有八千名騎手甚至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