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長投機者,最擅長的就是投其所好。
就像趙本山小品裡演的大忽悠,總有超前意識,能夠先人一步看出別人的需求。
比如,聽說有人騎四輪車摔斷了腿,他就趕緊做一副拐,這就是大忽悠這個任務雞賊的地方。
盧允浩也是一個這樣的人。
他知道那個名叫南方英語的培訓機構缺老師,所以連續寫了好幾封求職信給這家培訓機構的CEO,最終拿到了夢寐以求的老師崗位。
沒想到,他竟然就在這個教師崗位上一炮而紅。
這個世界上,有人天生一張能吃飯的嘴。
頂尖的歌手、相聲藝術家、脫口秀演員,甚至是聲優,都是祖師爺賞飯吃。
還有一種人,也是祖師爺賞飯吃,這種人在李牧的眼裡,就是紙上談兵。
如果在華夏境內十三億人口中評選“紙上談兵”的前三甲,盧允浩絕對是其中一個。
還有一個,是邏輯思考的那個哥們。
剩下那個席位,有無數人競爭,不過誰都撼動不了這哥倆的地位。
盧允浩的紙上談兵很有意思,他的切入點是“打破”,目標是打破一切,老話說啥,他就打破啥;大家說啥,他也打破啥,反正就是跟你唱反調,然後用他的歪理讓你覺得他好像也許大概可能是對的。
而這個世界上,無論任何一種語言,只要是跟大眾唱反調,那感覺就必然是犀利的。
所以,盧允浩靠著這一招,確實招攬了不少粉絲和擁躉。
巧的是,IDG在華夏的一位高管,正好是華夏人,他對華夏網際網路上的一舉一動都很瞭解,所以也知道盧允浩這麼一號人物。
更有意思的是,這哥們對盧允浩,還真是有點欣賞。
自古以來,妄人都不缺欣賞他的人。
就像是周星馳電影裡那樣,一句臺詞就可以概括:“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但我就是覺得他很厲害。”
IDG的這位高管覺得,盧允浩是有大才能的人,這樣的人在一家培訓機構裡當老師,虧了。
真是虧了。
這樣的人該幹啥?自然是創業啊!而且一定要來網際網路行業創業。
網際網路,說白了,三分靠創意、三分靠能力,四分靠牛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