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點了點頭,道:“可以。”
說完,李牧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問拉里佩奇:“拉里,我想收個做導航以及衛星地圖的公司,有沒有好的介紹?”
現階段,谷歌還沒有開展地圖業務,李牧一直在琢磨,自己網際網路的資源到底能為將來的牧野汽車集團做些什麼,除了安卓和ios將來可以為汽車開發互動娛樂系統之外,李牧還想把車載導航的事情解決一下。
雖然現在汽車配液晶屏的都是少數,配導航的更是少之又少,但未來導航服務將是車主使用頻率最高的服務,幾乎沒有之一了。
不過,車載導航之難用,幾乎是全世界車主共同的感受,這主要的原因有幾個:
第一,車載導航的地圖落後,升級跟不上;
大多數車載導航的資料是使用導航卡,地圖內建在sd卡里,這種完全就是離線導航,地圖更新是個非常棘手的問題,遠不像手機導航那樣,隨時可以更新;
第二,汽車廠家的地圖服務做得不夠精細,基本上就是糊弄糊弄,遠比不上谷歌、高德甚至百度這種網際網路公司提供的地圖服務;
第三,車載導航的資訊輸入是個極大的弊端;
大多數車載導航輸入靠滾輪,無論是輸入英文還是中文拼音,都需要靠滾輪來回輸入很久,手機上幾秒鐘的事情,換到車載導航要幾分鐘,光是這一個步驟,就把許多使用者擋在門外;
第四,車載導航的聲音會跟車載音響有衝突,而且很多汽車廠家沒有把最佳化問題做好;
如果車載音響在聽歌或者收聽電臺,再開著車載導航的話,兩個聲音來回衝突的感覺讓人非常頭痛,往往是兩邊體驗都很差,這就比不上手機導航,手機導航和車載音響的聲音分離,聽歌的時候偶爾有導航提示也不會相互衝突。
李牧覺得,這三個車載導航的痛點之所以解決不了,主要是汽車廠家不具備網際網路基因,而且行業沒有變革者,大家都不思進取。
其實,給汽車裝液晶螢幕,沒有多高的成本,而液晶螢幕這種明面上的配置,對使用者的友好度極高,大多數使用者願意為此買單,而且如果原廠沒有液晶中控,很多使用者甚至會自己花錢升級。
&n模組的成本也不高,讓汽車連入網際網路其實沒那麼困難。
如果能收購一個導航公司,基於gps打造一套精細化的全球導航系統,直接把這套導航系統內嵌到自己的車載中控總成裡面,然後用心做好人機互動,就已經能領先全球車商一大截了。
&n模組弄進去,跟當地運營商溝通一個優惠力度大一點的資料服務,不但能實現汽車入網,還能實現地圖資料實時更新,那樣的話,整車的智慧化就更比全球車商領先了許多。
現階段移動資料服務還是2g,資料成本看起來是比較高,但實際上運營商那裡很好解決,當年諾基亞有一款遊戲手機型號是nokiaqd,諾基亞為了方便qd使用者下載遊戲,跟華夏移動一起推出了一個無限流量的手機卡,在2g模式下,每月只需要十幾塊錢月租,那時候沒有3g、4g、5g,無限流量卡的網速和其他人一樣沒有任何限制,但流量費用大大降低。
這就證明,運營商那邊完全是可以去談的。
如果僅僅是地圖更新流量,那對流量的佔用其實並不大,再加上自己好歹也是大客戶,在國內的話,應該能跟運營商談到每月十元以內的成本。
現階段汽車廠家多數給三年質保,到時候自己送三年資料流量也無非就是兩三百元的成本,但是,有這個功能擺在這裡,哪怕在車價裡把所有成本都加進去,再增加一部分利潤空間,消費者也是完全可以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