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牧的腦海裡,已經大概有了一個雛形。
這個雛形分兩步,第一步是借用《功夫熊貓》的設定,背景就在華夏山裡的一個小鎮,鎮上生活著各種各樣的動物,其中有一隻熊貓,名叫阿寶。
阿寶是小鎮上唯一的熊貓,他的爸爸是一隻開面條店的鴨子,此時的阿寶剛剛成年,懷揣著一顆成為功夫大師的夢想。
後續的劇情走向,也完全使用《功夫熊貓》的套路。
不過,這只是第一步。
第二步,是把故事的時間軸往前推。
《功夫熊貓》裡的阿寶是從他剛成年開始的,講述他如何一路成為功夫大師,然後又講述他和他族人的特殊背景。
第二步就專門描寫阿寶還是個幼年熊貓的時候,在這個鎮上所發生的故事,這個可以設定成喜洋洋那種低齡路線,透過單元小故事來吸引觀眾。
這樣一來,《功夫熊貓》搶佔大熒幕以及幼兒、青少年、成年人市場。
而《幼年阿寶》則搶佔家裡的小熒幕,搶佔幼兒、青少年市場。
想到這,李牧忽然記起,《功夫熊貓》好像是夢工廠搞的。
夢工廠,是斯皮爾伯格的啊!
於是,李牧立刻給斯皮爾伯格打了個電話。
大家都是老相識了,讓他的夢工廠給自己的熊貓熊做一部動畫大電影,大家各取所需,豈不美哉?
電話接通,斯皮爾伯格對接到李牧的電話顯得有些興奮。
李牧與他客套了一陣之後,便直入正題,道:“史蒂芬,打電話來是有件事想請你幫忙。”
斯皮爾伯格急忙說道:“李先生跟我哪還用這麼客氣,有什麼事你儘管開口。”
李牧說:“我最近搞了一個卡通形象,叫熊貓熊,你應該有耳聞吧?”
斯皮爾伯格笑道:“當然,不只是有耳聞,我個人都是熊貓熊的粉絲。”
“那太好了。”李牧說:“是這樣,我想給熊貓熊定製一個系列大電影,動畫電影,你的夢工廠是做動畫電影的高手,有沒有興趣搞一部熊貓熊的大電影?”
“熊貓熊?”斯皮爾伯格下意識的說:“我們去年年底剛開了一個新專案,就是熊貓題材的,美術方面現在已經開始著手視覺設計了。”
李牧急忙追問:“什麼專案?叫什麼方便透露嗎?”
斯皮爾伯格說:“暫定名叫《功夫熊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