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思兔TXT免費看>都市言情>重生完美時代>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賺他一個億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賺他一個億 (1 / 2)

由於小商品產業的繁榮發展,全國各地的人都湧入亦烏,並且覆蓋了整個小商品產業鏈。

有人在這裡開檔口搞批發,有人來這裡批發貨物回本地販售,還有人到這裡開廠,甚至給工廠供應原材料。

小商品市場,是本地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經濟模式,也是一個非常成功的經濟模式,在李牧看來,亦烏與橫店影視城一樣,是產業集中化成功的典範。

但是,成功的背後也並不全是榮耀,最起碼,在這個年代,亦烏的小商品市場裡,還充斥著大量的盜版與粗製濫造,這幾乎都來自於聚集在亦烏周圍的小作坊。

在亦烏的市郊周邊,有許多隱身在民居里的小作坊,這些小作坊大都是家族化運營的小型工廠,無論白天還是黑夜,機器的轟鳴聲都不絕於耳,塑膠以及各種化工產品的氣味也縈繞不散。

經營一家這樣的小工廠,並不需要太高的成本,一般都是租好地方、買一兩臺機器就先開工了,產品生產出來直接輸送到小商品市場的各個檔口,再由他們批發到全國,甚至海外。

王中雲今年四十歲,在亦烏打拼了十幾年,八年前他用全部家當開了一家生產不乾膠貼畫的小工廠,趁著古天樂與李若彤那版《新神鵰俠侶》賺了個盤滿缽滿。

他當年眼光獨到,知道古天樂和李若彤必然會爆紅,不但跟競爭對手一樣,把劇照都扒了下來製成貼畫,甚至還託深市的朋友,去香港買了不少寫真、雜誌。

當時他的策略是,只要有古天樂和李若彤彩色高畫質形象的刊物,無論是寫真、雜誌還是其他的什麼,一概都讓朋友幫忙買一兩份回來,然後把這些生活照、寫真照融合進古裝劇照的版面裡,一起印刷。

那時候,王中雲主要生產十六開與三十二開一版的貼紙,別人印刷這樣的貼紙,也就是選一堆劇照素材往裡一套,排版差不多就開機印刷。

但王中雲不是,他每一版都做“古今搭配”,用大家都有的劇照素材,搭配一兩張大家沒有的現代寫真素材,一下子就與競爭對手拉開了差距,成了全國小學校門外小攤、文具店最火爆的貼紙產品。

甚至,嚐到甜頭之後,他還專門找人把“新神鵰俠侶”五個字的Lo用電腦做出精細的素材,然後把它當做自己產品的獨有Lo,印在了每一張的右上角。

這下可真是厲害了,武俠風範十足的“新神鵰俠侶”五個字,瞬間成了學生們追捧的物件,也成了學生最喜歡的一張貼紙,許多人買了一整張,就是為了這五個字的Lo、為了把它貼在自己最想要的位置上,例如鉛筆盒、書封、日記本、筆記本外皮。

平均零售價高達四五毛一張的貼紙,成本價甚至連一毛錢都不到,但王中雲因為自己的產品最搶手,出貨價能做到驚人的兩毛錢甚至更高,比其他競爭對手高出一大截。

瘋狂的時候,亦烏的檔口攤主帶著現金專門來他的作坊搶貨,一天能賣掉上萬張。

藉著這種超人一等的頭腦,王中雲幾年時間就攢下了百萬身家,而且貼畫廠越開越大,到現在,他在亦烏一共有五條生產線,每一條都分散出去,每天能生產貼畫數萬張。

從還珠格格到流星花園,只要市場上有爆款IP出現,王中雲都能搭車賺上一大筆,而且他還不斷加強自己的做工與工藝,別人都是隨便印印,他則是不斷改進工藝,甚至還專門增加了一道覆膜程式,讓自己的產品更厚實也更耐久。

這兩年王中雲一直沒盼到市面上有爆款IP,臺灣偶像劇雖然還是比較火,但也再沒能重演流星花園的歷史。

回想流星花園,王中雲經常一邊抽著煙,一邊跟人吹噓:“想當年,哪怕一張A4白紙,只要印上彩色的F4照片,五毛錢一張都能賣得出去,我的貼畫,經常被炒到一塊幾甚至更高的零售價格,那段時間亦烏批發市場都瘋了,同樣的東西,不印F4沒人看,印上F4立刻被人搶光,這些批發商拿到各地去,也是第一時間被學生搶光,那時候印機只要一開,賺錢的速度跟印錢差不多!”

臺灣的F4肯定想不到,他們拍了一部流星花園,幫助華夏一個生產貼畫的作坊主,賺到了人生中第二個一百萬以及第三個一百萬。

流星花園讓王中雲實現了暴富,但也讓他自那之後,都一直生活在流星花園的陰影裡。

說它是陰影,是因為自那之後,王中雲再沒能複製流星花園時期的巔峰,流星花園時期,所有青少年都蜂擁而至去買他們的貼畫,流星花園一過,貼畫市場的份額瞬間小了一半。

他的工廠正是在流星花園時期擴張到五臺裝置的,而從流星花園熱度過後,這五臺生產線就再也沒能全力運轉過。

一直到熊貓熊爆紅,給王中雲帶來了史無前例的大利好。

熊貓熊的爆紅,已經成了全年齡段覆蓋,它不像是神鵰俠侶或者流星花園,買貼紙的使用者都是一幫八九歲到十三四歲的青少年,熊貓熊的貼畫現在能火到,高中生、大學生都會把它貼在腳踏車上、貼在書包上,二三十歲的計程車司機都會買一張貼畫,把它貼在車門、車尾或者後擋風玻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