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收入,無一例外全部建立在“粉絲”的基礎上,說穿了,就是一個人在聚攏了一定的粉絲之後,就可以想方設法從粉絲身上賺錢。
今天先讓粉絲來直播平臺出個人力,然後再關注自媒體賬號充個粉絲數,明天就引導粉絲在直播平臺上刷道具、做打賞,後天就給粉絲推薦衣服、外設、化妝品甚至電子產品等各種商品,再進一步從粉絲身上套取利潤,最後,再透過廣告的方式,把粉絲賣給其他個人、企業或者平臺。
後世的網路上,經常出現粉絲給網紅鉅額打賞的新聞,就連國民老公也搞直播,一進女主播的房間就刷幾十萬元的禮物,甚至還屢有中小學生用父母的手機,把父母全部積蓄都打賞給網紅的事件發生。
其他人看來,這樣的粉絲似乎有些難以理解,但實際上,粉絲與網紅之間的關係,可謂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粉絲願意為自己喜歡的網紅買單,網紅為了賺錢,也透過各種方式的服務,來滿足粉絲對自己的各種需求,供求關係明確、市場空間巨大,這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順暢的產業模式。
李牧現在雖然還沒辦法做全網性質的網紅,但是已經有能力在美國的大學校園裡,扶持起一波如同菲奧娜這樣的“局域性網紅”。
局域性網紅的影響力範圍不夠,但是強在影響力更大,畢竟其影響的基本上都是現實生活中較為接近的粉絲群體,擺在眼前的校花,自然要比網上的網紅更又吸引力,所以像菲奧娜這種姑娘,粉絲數量相比真正的網紅少了很多,但是粉絲質量卻比網紅強出一大截。
更何況,《天堂小鎮》合作的、類似菲奧娜這樣的局域性網紅還有很多,遍及全美的各所高校,所以整體的影響力非常強大。
排行榜系統以及道具贈送系統上線的第一天,整個《天堂小鎮》的充值流水就達到了7800萬美元,更匪夷所思的是,7800萬美元來自於400萬付費使用者,也就是說,這400萬付費使用者,平均人均一天充值了將近20美元,其中充值最高的使用者充值金額為8.32萬美元。
對美國的大學生來說,20美元根本不算什麼,他們如果拿不到獎學金,上公立大學每年的學費都要過萬美元,如果上私立大學,至少要數萬美元,20美元在他們的心目中,只能算是小錢。
對美國大學校園裡的一些超級富二代來說,在一款遊戲上花費上萬美元,根本就是無關痛癢的事情,他們非但不心疼,反而對這樣一個炫富的好機會興奮不已。
對於這樣的使用者來說,成為好友裡的Top1只是最初級的階段,他們還要成為特定好友的貢獻榜Top1,甚至還要再全球Top100裡留下自己的名字,反正這個目標只需要花錢就能實現,而對他們來說,花錢是最簡單的方法。
7800萬美元的充值,一下子就讓整個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炸開了鍋,就算是現在估值幾百億美元的網際網路公司,也沒想到賺錢竟然能這麼容易。
美國的網際網路企業簡直要眼紅的瘋了,誰也沒想到牧野科技來美國之後,化身成了一臺超級吸塵器,在各大高校瘋狂吸金,幾乎每一個美國本土的網際網路企業從業人員都在捫心自問:“為什麼牧野科技來之前,我們沒有意識到美國的大學生消費水平竟然這麼高!”
甚至還有媒體抨擊揮金如土的美國大學生,稱:“美國大學生在《天堂小鎮》面前的自制力讓美國蒙羞!”
不過也有對牧野科技格外認同的媒體,他們覺得:“牧野科技雖然不是世界上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但卻是世界上最懂使用者的網際網路公司,他們的每一個細節都經過以人性為基礎的深思熟慮,全面迎合使用者、討好使用者並且讓使用者對其產生特殊的依賴感,這種四兩撥千斤的能力,是值得全美網際網路企業努力學習的。”
媒體對《天堂小鎮》褒貶不一,馬克·扎克伯格對《天堂小鎮》也是又愛又恨,當馬克·扎克伯格意識到自己很難在這麼強大的金錢壓力下,讓菲奧娜對自己更加重視,他對《天堂小鎮》構架出的這種拜金氛圍頗為失望,不過他心裡卻也清楚,拜金是因為使用者,而不是牧野科技。
除此之外,馬克·扎克伯格也發現,經過這幾天的接觸,自己是真喜歡上了《天堂小鎮》這款遊戲,遊戲中各種相互配合、環環相扣的設定,讓馬克·扎克伯格不斷被吸引甚至沉迷,與此同時,他也愈發的崇拜起了牧野科技,崇拜起了牧野科技那個傳奇的年輕CEO,李牧。
在查詢研究了諸多關於李牧的資料之後,馬克·扎克伯格忽然覺得,自己不能像之前那樣,在哈佛混日子了,一個比自己大不了一兩歲的華夏年輕人,現在已經是身價數百億的霸道總裁,自己也要以他為榜樣,儘快開始啟動自己的創業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