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算法就像是一臺老虎機,外人根本就不知道,這臺機器設定的盈利比以及清算週期是多少,同樣是盈利比60%,有可能吞100吐40塊,也有可能吞1000才吐400,60%是盈利比,100或者1000,是清算週期。
一臺粗陋的老虎機都有自己的演算法,更何況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一個上億使用者的產品。
演算法對網際網路公司來說,是一套非常隱秘的核心邏輯,它就像是一條高機密的生產線,整個都藏在連窗戶都沒有的廠房裡,外面的人看起來,就看到一堆零件和原材料被送了進去,然後一枚枚導彈就被生產了出來,但到底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外人根本就摸不透。
Titter的每一條演算法邏輯,都這是整個事業部的核心機密,絕不會讓外人知曉。
在演算法層面上做一些貓膩,使用者往往是察覺不出來的,這樣對使用者的傷害也可以降到最小甚至忽略不計。
牧野科技Titter事業部的總架構師以及技術總負責人,是李牧手裡的技術王牌方旭東,李牧直接一個電話打到他的手機,把調整演算法給施瓦辛格增粉的需求告知了他。
方旭東本身就是從矽谷回來的,很清楚競選州長的意義重大,而且恰好又是加州的州長,如果李牧這次壓對寶,一旦施瓦辛格當選,對牧野科技在矽谷的發展,會有很大的幫助。
所以,方旭東不敢有任何耽擱,立刻開始著手演算法調整,僅僅過了二十分鐘,調整後的臨時演算法就開始啟用了。
臨時演算法的邏輯是,全球各地的Titter使用者,只要他線上,那麼在他重新整理Titter頁面的時候,就有機率看到施瓦辛格出現在自己頁面上“你的好友也在關注”一欄。
不過,根據使用者登入IP的不同,機率也有所不同。
比如,美國全國使用者有20%的機率,也就是每重新整理或開啟五次Titter內頁面,就會看到施瓦辛格一次;
同在北美的加拿大觸發機率為15%,歐洲、澳洲的觸發機率為10%,亞洲的觸發率為5%;
而美國使用者中,加州使用者的觸發率還有額外的增加,達到了25%。
這套臨時演算法一上線,施瓦辛格在Titter上的曝光度迅速增加,粉絲數量也立刻開始了急劇攀升。
上線十分鐘,施瓦辛格增粉十萬,這讓在電腦前的施瓦辛格目瞪口呆,整個競選團隊也都在他的競選辦公室內盯著粉絲資料,同樣被這樣迅速的增粉所震驚。
又過了十分鐘,再次增粉十萬!
速度快到不可思議。
第三十分鐘,粉絲再增十萬!
演算法的好處是效果表現異常平順,在機率層面上的波動較小,用這樣的演算法去覆蓋全球過億Titter使用者,它的轉化率在短時間內不會開始衰減,唯一的波動並不是轉化率的波動,而是隨著Titter線上人數的波動,同樣的機率也會產生絕對數量上的高低不同。
不過,總線上人數在半小時甚至一個小時的時間軸內,基本上也是非常穩定的。
演算法上線一個小時,施瓦辛格Titter的粉絲增長了61萬,由於粉絲增長,施瓦辛格所有Titter內容的閱讀、評論、點贊以及轉發數也都在直線上升,許多普通民眾對他的政見都表示了贊同,這給了施瓦辛格內心很強的前進動力。
“牧野科技的資訊投放能力真的是太強大了!”激動之餘,施瓦辛格連連感慨。
怪不得這家公司能夠被全球使用者瘋狂追捧,甚至被全球資本瘋狂追捧,這家公司的實力之強大,已經超出了現階段其他任何一家網際網路公司。
競選顧問也唏噓感嘆:“如果我們能夠跟牧野科技深入合作,競選的事情不但會極大的增加成功率,還能最大限度降低競選的資金投入,如果我們能夠在確保當選的前提下,把資金投入降低下來,就可以減少一些政治負擔。”
施瓦辛格很明白競選顧問口中的“政治負擔”是什麼,無論是競選州長,還是競選議員、競選總統,拿錢出來支援競選的個人與企業家,其實都是天使投資人,他們才不是因為政見相同,或者因為對國家以及候選人的熱愛,才拿出大筆錢財出來贊助競選,他們贊助競選,其實就是一次風險投資。
投資人就像是投資企業一樣投資競選,大筆的資金砸進來,期待的是能從中得到更高的資金回報,而一旦競選人成功當選,就像是企業成功上市一樣,投資人就要開始套現獲利。
如果前期競選拿了一千萬美元的競選投資,那麼自己當選之後,就要在自己的位置上,給對方帶來數千萬的競選回報,這數千萬美元的回報,就是政治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