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Titter的推文有兩個層次:
第一層是面對全部Titter使用者,因為李牧沒有在這個版本的Titter里加入分組可見的功能,所以使用者的每一條Titter都是全世界不設防的,理論上任何Titter使用者都可以看,唯一的問題是他是否會看;
第二層是面對Titter使用者的好友、熟人、粉絲以及其他網際網路人脈,他釋出的每一條Titter雖然是面向全世界發聲,但最有可能收到的,就是那些關注了他的人;
現在,@的功能被使用者探索出來,Titter就又有了第三個更深的層次。
第三個層次是不但可以讓全世界都有機會看到、讓關注自己的人極大機率看到,還能指定通知某個使用者、呼喚他來看到。
例如,使用者A發表一條推文,說:“我好想去唐人街吃一頓火鍋。”然後他@了自己的女朋友,這樣一來,全世界都能看到這條推文,他的關注者都會知道他想去唐人街吃火鍋,但他的女朋友能夠得到這樣的呼喚,就好像這條Titter是專門向自己說的一樣。
於是,這個功能開始在Titter上被瘋狂傳播並大量使用。
先知先覺的使用者已經開始在不斷的@自己的好友,而後知後覺的使用者正在瀏覽著自己關注的Titter,右上角忽然彈出提示:“有一條Titter提到了你。”
提到了你,這四個字對使用者的好奇心有著極大的魔力。
使用者會迫切的希望知道,是誰提到了自己,是在什麼樣的內容裡提到了自己。
於是,絕大多數被@到的使用者都會去點選那個提示,點進去就立刻看到了好友呼喚自己的那條Titter。
隨後,他們也開始成為@功能的忠實擁躉。
許多率先發現@功能用法的使用者,都紛紛轉發李牧唯一的那條Titter,配文的核心內容基本一致:“Titter開發了@這麼神奇的功能,卻完全被隱藏了起來,只在李牧的推文裡留下了唯一的資訊入口,這個彩蛋埋的實在太有創意了……”
其實,李牧原本沒準備這麼早暴露@功能,只不過威廉爽快的答應成為第一個使用Titter的王室成員,李牧把Titter第一個@用在他身上,也算是禮尚往來。
不過他沒想到,因為自己的這個@,一晚上的時間,就給威廉導了300多萬粉絲。
……
當燕京時間到了上午九點的時候,Titter(微博)在華夏的流量開始暴增。
華夏大量的明星、名人早就已經品嚐過網路帶給他們的巨大紅利,所以這時候都紛紛開始加入微博。
整個牧野映象的簽約藝人團隊,以及幕後工作團隊從一大早就開始大量釋出微博,一大早就圈粉無數。
現階段,《瘋狂的石頭》在票房突破十億元之後還在整個華夏社會爆紅,社會關注度極高,所以牧野映象的工作人員就申請了《瘋狂的石頭》官方微博賬號,並且走了後門快速完成認證,緊接著,這個號開始不斷的釋出大量《瘋狂的石頭》劇照以及幕後花絮照片。
十幾二十分鐘的時間,這個官方微博賬號就釋出了三十多條微博,平均每分鐘要發1.5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