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一句放馬過來,算是徹底打破了他和比爾蓋茨之間的表面客套。
比爾蓋茨那原本就已經非常強烈的好勝心又在李牧的刺激下,被迅速放大。
在他看來,眼下也確實到了跟李牧撕破臉皮的時候了,今晚開始,微軟將正式向全世界宣佈重返社交領域,這不是捲土重來,而是王者歸來。
但是,比爾蓋茨心目中的王者歸來,在李牧眼裡,無異於一場即將上演的自殺式衝鋒。
李牧太瞭解社交生態對使用者的重要性,一旦使用者在社交領域對某一個產品生態產生依賴,這種忠誠度之高,是超乎現今所有人想象的,讓一個深度的yy使用者拋棄自己在yy生態的一切人脈、習慣、積澱,徹底轉到另外一個全新的生態中,這種難度,等同於讓一個現實中在祖國生活了幾十年的人,拋家舍業的去非洲開荒。
除非能給使用者巨大的資源補貼,否則絕對不可能實現。
問題是,數以億計的使用者,每一個都要給鉅額補貼,誰能補貼的起?
就拿微軟來說,如果對牧野科技的搶客成本是1美元,他們自然能把牧野科技的使用者挖空挖絕,但是,如果這個搶客成本高到10美元,微軟自己都要掂量掂量,一時半會拿不拿得出這麼多現金流來投入到這件事情上,然而現實的情況是,就算給使用者補貼100美元,也至多讓使用者成為牧野科技與微軟的共同使用者,不可能讓使用者完全徹底放棄牧野科技的產品,完全倒戈向微軟。
&nsn使用者,靠的是微軟根本沒有生態意識,msn自身做的也非常一般,使用者根基不夠牢固,但是,yy一上來就給使用者打造生態,一步步發展到現在,使用者的根基之牢固,已經不是微軟能想象得到的了。
所以,再這樣的前提條件下,李牧根本不怕微軟的挑釁,自己有三位一體的立體式防禦,微軟想打進來,可能性微乎其微。
更何況,自己手裡還壓著一個核彈般的新產品,那就是titter。
在華夏境內,叫微博,出了華夏,叫titter。
這款產品席捲全球的速度,會超乎所有人的想象,titter當年能在世界範圍內一夜爆紅,它的複製品微博能在華夏一夜爆紅,其根本的原因,是因為titter這種產品模式,徹底改變了使用者在網際網路發聲的方式。
最早的時候,使用者是在一小撮陌生人面前發聲,其代表就是bbs,全世界bbs多如牛毛,而且彼此之間幾乎完全隔離,就像是無數個小泥塘裡的泥鰍,很難互相融合,就算能讓其中的一兩個融合,也無法讓全世界所有泥塘裡的泥鰍都融合。
再後來,使用者開始在自己的親戚朋友面前發生,其代表自然就是msn、oicq、qq以及現在獨霸武林的yy,yy靠的是社交紐帶,所以它相當於是給了全世界所有生活在不同小泥塘裡的泥鰍一個與親友建立起聯絡的方式。
到facebook開始全球化、titter也陸續問世的時候,使用者才真正擁有了在全世界網友面前發生的可能,因為這幾款產品像是在全世界範圍內下了一場大暴雨,這場大暴雨讓全世界所有獨立的泥塘都匯聚融合到了一起,遠在華夏一個小泥塘裡的泥鰍,可以看到美國泥鰍的生活,甚至可以與美國泥鰍建立起直接的聯絡,網際網路世界才第一次變得如此貼近。
現在,facebook還在紮根北美高校,titter將成為這世界上,第一個能將全世界使用者緊密聯絡在一起的網際網路平臺,這將給網際網路帶來巨大的革新。
所以,李牧內心很篤定,無論比爾蓋茨醞釀了怎樣的進攻方式,只要titter一上線,就足以讓他所有的社交夢想,以及在重返社交上做的所有努力,都功虧一簣!
……
此刻的比爾蓋茨還不知道,李牧手裡還悄悄攥著一個真正的大殺器,而他,卻自信滿滿的等著自己的“殺器”閃亮登場。
面對咄咄逼人的李牧,他終於撕掉了那副意圖扮豬吃老虎的偽善面具,表情冷淡的告訴李牧:“倫敦時間晚上十點,也就是紐約時間下午五點,微軟會向全世界釋出我們的新生態。屆時李先生如果還沒休息,可以第一時間瞭解一下。”
說罷,比爾蓋茨自信的一笑,對李牧說:“微軟的新生態命名為indoslive,我相信,它將成為未來人們網際網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李牧笑著問他:“蓋茨先生,你剛才說未來,那麼我想問問,你這個‘未來’的時間定義是多久?”
比爾蓋茨自信滿滿的說:“至少十五到二十年。”
李牧笑著問:“你的意思是,indoslive將是未來十五到二十年內,人們網際網路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沒錯,我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李牧認真的說:“這麼跟你說吧蓋茨先生,不用十五到二十年,未來的五到十年,indos都將逐漸淡出人們的網際網路生活,連indos都守不住這個陣地,你真指望你的所謂indoslive能夠力挽狂瀾?”
比爾蓋茨被李牧的話所激怒,反問李牧:“李先生,你說的這些憑什麼?難道憑你們剛剛收購的蘋果macos系統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