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野科技正式向納斯達克提交了關於蘋果私有化的整體方案之後,整個市場都認為,這件事情已經沒有任何懸念了。
納斯達克不會拒絕牧野科技的方案,因為他們很清楚,那些手持蘋果股票的機構已經認賠,並且渴望早日退出,畢竟是一場虧本的買賣,在無力扭轉虧本局面的情況下,他們只能期待早日收回資金,好用作其他投資,如果蘋果股票在手裡深度套牢,還會帶來其他潛在的損失。
這就好像投資一千萬做買賣,三天之後鐵定虧了一百七十萬,最好的辦法就是趕緊拿著剩下的八百三十萬出來,找其他的專案抓緊時間把窟窿補上;
最慘的莫過於投資一千萬,三天之後就虧了一千七百萬,然後剩下的八百三十萬還不知道哪年才能拿得出來,這才是深度套牢的悲慘。
玩資本的都是人精,這筆賬他們每天都在算,心裡十分清楚厲害干係。
所以,納斯達克在接到私有化方案之後,象徵性的開會討論了兩天,在遞交結果的第三天,正式回覆牧野科技,納斯達克核准了牧野科技關於蘋果私有化的方案,蘋果正式進入私有化退市流程!
這個訊息沒有在西方市場掀起什麼波瀾,因為大家早就已經看到了這個結果必然會發生,但是在遙遠的華夏,這個訊息讓全國瞭解it、瞭解網際網路的人們興奮不已。
媒體對其進行了鋪天蓋地的報道,就連央媽都在不同的時段不同的節目裡反覆提及這個收購案,甚至還請來一大堆專家分析牧野科技接下來在海外資本市場的爆發力,全國上下儼然已經把牧野科技當成了華夏企業的傑出代表、華夏企業的國際名片。
與此同時,李牧以等價人民幣向央行抵押借款25億美元外匯的事情也傳了出來,不知道這個訊息到底是從哪裡洩露出來的,但當媒體開始報道這件事情的時候,所有媒體的口徑都出奇一致:國家與央行對華夏企業走出去,始終報以全力支援的態度,而牧野科技本身也是一家極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為了在遵守外匯管制規則的前提下拿到用於收購蘋果的外匯,他們沒有向銀行索要任何形式的槓桿,而是先解決等價的人民幣,再以此為抵押,借出等價的外匯,簡直是正直誠實而又不失變通。
被媒體這麼一宣傳,李牧成立鉅額私募基金的事情就直接被遮蓋了過去,從而成了一種誠實正直的變通,而這樣宣傳也可以避免影響外匯管制的大基調,因為李牧不是從央行兌換外匯,他是以人民幣做抵押,借出外匯;
兌換外匯是單方面的,企業想兌換外匯到海外發展,人民幣兌換成美元然後在海外投資,這是外匯的流失;
借出外匯與兌換外匯相比,最大的不同時,李牧拿走的這些外匯,都是會還回來的,25億美元外匯暫時流向美國資本市場,但李牧承諾償還,也就意味著,這25億美元還會回來。
如此宣傳之後,牧野科技收購蘋果的事情,更多了幾分傳奇色彩的演繹,一時間,各種版本的故事在國內層出不窮,但歸根結底都是一個主基調:為牧野科技在美國資本市場的第一場攻城戰勝利而自豪。
這是華夏曆史上,第一個成功全資收購西方著名高科技企業的案例,而且是真正意義上的全資收購!在華夏剛加入世貿不久的當下來說,這件事情意義極大,不但是華夏企業的勝利,也是華夏資本的勝利、是華夏網際網路行業的勝利。
華夏的高新企業起步較晚,工業起步也相比西方晚了許多,在國際貿易的地位中,華夏暫時還處於技術含量低、利潤空間低、貿易地位低的“三低”階段,所以,華夏企業在西方的攻城略地,對華夏企業家以及從業人員來說,有著很大的激勵作用。
&n的個人電腦業務,這次收購在李牧上輩子就被塑造成了民族企業海外擴張的典範;
幾年之後,吉利收購沃爾沃轎車,也一度成為民族工業的驕傲,並且在多年之後還被人津津樂道;
再過幾年,華夏高速鐵路製造企業,在全世界多家高速鐵路領頭羊企業中間運籌帷幄,拿到了多家高鐵企業的頂尖技術,從而讓華夏高鐵一路高歌猛進、成為華夏工業的一張靚麗名片,這讓華夏人民一直為之驕傲和自豪;
現在,牧野科技收購蘋果,已經提前讓華夏人民感受到了這種驕傲與自豪。
李牧相信,歷史將會向全世界證明,牧野科技收購蘋果,是一個多麼至關重要的決定;
歷史也會向全世界證明,牧野科技收購蘋果,將成為世界商業歷史上的一次奇蹟,除了他自己,誰都想象不出,現在市值僅有幾十億美元的蘋果,究竟會迸發出什麼樣的光芒!
……
所有私有化的後續工作,李牧全都丟給了團隊去操作,他從這一刻開始,對私有化的事情徹底撒手不管。
李牧就像是運載火箭的前兩級,迸發出巨大的推動力讓載荷衝向太空,剩下的只需要團隊按照既定軌道前進即可,他已經完成了他的使命,可以把精力投入到其他的專案中去了。
李紫薇專門跟李牧對了一下近期的事務安排,她首先向李牧彙報了自己這幾天對全球動力鋰礦以及鈷礦行業現狀的調查,這是李牧在前幾天帶著埃隆馬斯克去哈佛的飛行途中想到的,然後一下飛機就交代了李紫薇。
李紫薇說:“我以多家殼公司的名義,授權幾家調查企業分別調查了鋰礦與鈷礦目前的行業情況以及資源分佈,初步的結果是這樣,首先說鋰礦,鋰礦資源相對算是非常豐富,咱們華夏就有很大的鋰礦石儲量,而鋰礦石以及配套開採體煉等產業的現狀並不太好,利潤空間不足、礦石價格波動頻繁都是影響鋰礦產業利潤的主要原因,再加上目前全球鋰需求穩定,所以產業整體的投資評估偏低,多家企業都給出了不建議近期做鋰礦石投資的建議;”
“至於鈷礦,它的分佈相比鋰礦就顯得極其的不均,首先我們國內的儲量極少,其次,全世界一大半的鈷礦分佈在剛果、尚比亞、古巴和澳大利亞,其中全球鈷礦產量的60%在剛果,目前來看,其他儲量高國家的鈷礦開採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剛果鈷礦產業相對成熟且價效比最高,不過鈷的消費量不算高,每年以35個百分點緩慢增長,所以價格也很難有所突破,多家企業給出的初步建議是,不建議做鈷礦產業投資,如果有意向投資,價效比最高的投資方向是剛果,但考慮到非洲國家相對不夠穩定,所以這樣的投資風險相對會大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