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蘋果的收購,早在錢到賬之前就已經完成了60%。
李牧用ManME2以及YYtunes,將蘋果的利潤被連根拔起,又透過安迪·魯賓的加入,讓蘋果上上下下全部放棄抵抗、然後讓喬布斯答應簽訂競業協議,這些做完之後,蘋果已經是砧板上的一塊肉,只等著自己磨好刀了。
現在,錢到賬就等於刀也已經磨好,收購進度已經完成了80%,剩下的最後一道坎,是納斯達克,畢竟這塊肉還有一部分在納斯達克的投資者手裡,剩下的問題,就是把納斯達克這些投資者也清盤出去了。
如果是在香港上市,按照香港私有化依照股東數人頭的方式,李牧就算持股超過66%,也未必能夠透過私有化表決,一旦人數佔比不夠,私有化就很難成功,但是在美國股市就沒有這種“以人為本”的操作模式,只要李牧拿到大多數股份,就可以直接在股東大會透過私有化的程序,然後強制將那些流通股的股東清盤。
相比之下,李牧更喜歡美國這種簡單粗暴的操作模式。
會議中,李牧立刻制定了收購蘋果並完成私有化的戰略流程,他對林清雅和丁健說:“林總負責跟進蘋果的股東大會在最快的時間內完成合約簽署;丁總,你配合路易斯,蘋果股東只有簽字,立刻拿著協議和錢,向納斯達克提出私有化申請。”
兩人立刻鄭重其事的點頭,來自紅杉的路易斯·馬丁這個時候開口道:“只要蘋果股東簽字,股權轉讓完成,我們立刻召開股東大會,就私有化的問題進行投票,不過只要蘋果這些股東都如期簽字,股東大會就是走個流程,我們到時直接告知納斯達克股東大會的結果,然後把用於私有化的資金打到納斯達克的監管賬戶,就可以申請強制私有化了,持有流通股的股東根本沒有任何反駁的餘地,各個股票代理機構會協助我們完成後續的股票回購工作。”
“很好!”李牧笑著點了點頭,道:“既然我們錢已經到了,那就讓蘋果高層儘快簽字。”
說罷,李牧對李紫薇說道:“紫薇,現在就通知庫克,讓庫克通知所有蘋果董事會成員他們做好準備下午統一簽字,簽字之後,我們立刻支付他們收購款的50%,剩下的50%,我也會按照約定,在三個月內全部支付完。”
李紫薇點點頭,問了李牧一句:“李總,下午就簽字會不會有些倉促?”
李牧說:“擇日不如撞日,反正所有的細節都談好了、框架協議也簽了、實際轉讓協議也擬定好了,我們錢也到賬了,還有什麼好等的?這樣吧,你告訴他們,如果今天簽字的話,除了合約規定的支付50%之外,再額外支付他們20%!”
合約模板上規定的是簽字之後立刻支付50%收購款,剩下的50%分三個月,李牧可以把50%均分到三個月去一點點的支付,也可以全部在當天就一口氣付完,或者全部拖到三個月的最後一天付完,總之在合約規定的範圍內,只要他喜歡,怎麼都行。
所以,李牧才決定,只要蘋果今天痛快簽字,今天就給他們支付70%收購款,他們最近一直急於套現,當天就套走70%,對他們一定非常有吸引力。
李紫薇當即說道:“那我現在就去跟庫克聯絡,讓他儘快溝通、儘快回覆。”
……
最近蘋果上上下下都處在一種特殊的忐忑之中。
這種忐忑源自他們對李牧的不信任,他們一邊期待著李牧收購蘋果,一邊又擔心李牧會隨時隨地撕毀框架協議,讓蘋果獨自墜入深淵。
之所以有這樣的心情,是因為這兩天蘋果的股價又跌了一些,之前跟李牧溝通框架協議的時候,股價是4.15,而此時此刻,股價已經跌到了3.74。
之所以觸底了還在緩慢下跌,究其原因就是iPod業務丟下的爛攤子正在不斷的發酵,就像是一箱放壞了的水果,一開始還只是壞了,隨後就開始腐爛、發黴、變味、流出滿地臭水。
大量想要退貨的iPod使用者一直得不到有效的處理,經銷商還沒結回預付給蘋果的款,更沒收到蘋果關於處理退貨的資金,這種時候他們說什麼也不敢接受使用者的退款申請,否則的話,成本和風險就全部雙重捆綁給了自己。
但是使用者的訴求遲遲得不到有效解決,這讓使用者的憤怒不斷累積,他們不斷線上上、線下對蘋果以及蘋果經銷商進行抗議,這給蘋果帶來了嚴重的負面影響。
除此之外,經銷商也開始跟蘋果不斷撕逼,甚至有經銷商聯合起來向法院起訴,這更加重了蘋果目前的醜聞。
這個時候,代工廠方面又開始跳出來湊熱鬧,他們對外宣稱,蘋果至今仍然有相當規模的貨款沒有支付,這給代工廠帶來了巨大的資金壓力,讓蘋果一時間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