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笑道:“如果你願意,我現在就可以安排人來給你辦理入職。”
安迪·魯賓又問:“那我的職務是什麼?”
李牧說:“對外宣稱是Man事業部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負責Man的軟硬體技術開發工作。”
說罷,李牧又補充道:“這只是對外的說法,實際上你要做的事情,是秘密組建一個移動作業系統事業部,負責研發牧野科技的第一套移動作業系統,這套作業系統暫時命名為MOS,全名為ManOperatingSystem,對於MOS,你要在技術上採用Linux的架構,同時完全以全新的移動產品思維去設計研發,最重要的是,你一定要摒棄Palm以及塞班、indosMobile的所謂移動作業系統基礎,他們不是行業標杆,未來的我們才是!”
李牧這一席話完全說進了安迪·魯賓的心裡,安迪·魯賓本來就是想做一套顛覆性的移動作業系統,而且他想的就是採取Linux架構,這幾個關鍵點都與李牧不謀而合。
這也讓安迪·魯賓心裡後怕與慶幸,後怕是因為自己如果真的鐵了心創業,有李牧在,自己恐怕更難成功;慶幸是因為,李牧成了自己的老闆,而自己也徹底放棄了創業。
……
蘋果內部還在戰鬥。
原本是止損派和反攻派的戰鬥。
但現在,變成了止損派在捉摸不定,反攻派內部卻出現了巨大的分裂,而且分裂的雙方現在的爭論越來越大。
這一切矛盾都圍繞在“到底要不要為下一代iPod開發一套新的作業系統”上,雙方僵持不下的時候,止損派卻在與微軟溝通收購的事情上收到了巨大的打擊。
微軟顯然是更加詳細的調查以及分析了蘋果目前的現狀,並且重新考量了自己收購蘋果的整個邏輯。
首先,是他們覺得蘋果自己耗死自己的機率非常大,因為iPod業務的一敗塗地,蘋果不但失去了一條現金流業務線,還即將為此揹負鉅額債務與虧損,這會不斷把蘋果拖垮、拖死,關於這點,雪崩一般的股價就是最好的證明;
其次,他們也開始捫心自問,微軟真的有必要收購蘋果嗎?
收購蘋果的起因是希望永遠不再受到反壟斷法的制裁,但這需要微軟用非常非常小心的方式,來透過境外基金與殼公司,去完成對蘋果的實際收購,這很麻煩,而且也有風險,搞不好哪天商務部搞到微軟實際參與收購蘋果的證據,就可以用不正當競爭法以及反壟斷法,去搞上微軟一把。
與其這樣,還不如先放任蘋果自生自滅,它如果死了,導致微軟indos被動的獨霸武林,那微軟將再也不會受到“反壟斷法”的威脅。
再不濟,也可以先跟蘋果端足了架子,等蘋果市值再降低一些、止損派套現止損的慾念更強烈時再入手也不遲,起碼能少花不少錢。
於是微軟的態度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之前是一直不希望連帶著iPod業務這個拖油瓶,現在是對收購MacOS和整機電腦都有些不感興趣了,就在止損派不斷要求微軟打包帶走iPod的時候,微軟的談判代表忽然表示,微軟給MacOS以及整機電腦的收購報價下調25%,至於原因,微軟方面只說是重新評估了一次。
這下止損派的臉面受到了巨大的羞辱,也觸及了他們心裡的底線。
任何事情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一條底線,在底線沒有被觸及之前,他們有自己的堅持和信念,可一旦底線被觸及,他們將立刻做出巨大的轉變,比如對許多情侶而言,出軌就是他們之間情感存續的底線,一旦某一方出軌,另一方無論有多愛對方,都會立刻做出離開的決定,止損派也是一樣。
微軟的羞辱,讓止損派在底線被觸及之後,立刻變成了反攻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