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靠著一個強大的生態,做任何事情都是有很大加成作用的,實際上,在華夏後世的網際網路行業裡,所有基於使用者層面的產品,騰訓都要比一般公司更容易成功,事實上騰訓也確實把很多業務都做的非常成功,至於那些不夠成功的,要麼是騰訓自己做的不夠好,要麼是敵人太強,強大到足以超越騰訓給予的加成作用。
用一個假設的公式很容易解釋這個問題,例如,騰訓本身因為有巨大的使用者基礎,騰訓無論做任何基於使用者的業務,都有50%的加成,如果騰訓遊戲本身做到了80分,那麼再加上40分的附加分,那騰訓遊戲實際的分值就有120分,市面上其他的公司累死累活也就能做到90分,所以騰訓遊戲可以做到業內第一。
但是,像電商業務,騰訓之所以一直沒做起來,不是因為騰訓自己不適合做電商,而是騰訓自己沒有把電商做好,如果阿里吧吧的電商是做到了100分的極致,那麼即便擁有50%加成作用的騰訓,本身也就把電商做到了30分,自己都沒有做好,就算是加上了生態的加成都沒能及格。
微博也是一樣,如果新浪微博做到了80分,騰訊微博也就做了個2、30分不能再多。
現在,李牧的yy本身就是一個更強大的騰訓qq,所以理論上,李牧做任何基於使用者的產品,都能夠得到自有生態的巨大加成,在這種情況下,即便勉強做個及格都能夠超越絕大多數對手,如果稍微用點心,更是無人能及,再多用點心,那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了。
yytunes,是李牧基於音樂打造的一個前所未有的超級產品,這款產品不但融合了後期itunes本身的幾大功能,甚至還在這些功能上做到了更大的最佳化提升,而建立在音樂本身、由yy社交功能支撐的“音樂社交”,更是其他任何同類產品都無法比擬,甚至是無法複製的超級武器。
而itunes是蘋果今年才剛剛推出的產品,雖然反響很不錯,但畢竟還只是初生代產品,成熟度以及戰鬥力比李牧操刀的yytunes要差得遠,如果把這個產品推出去,在海外市場,一定會對蘋果的itunes帶來很大的衝擊,在國內市場,會把百度剛買走的易聽網直接打殘。
如果說蘋果還有ipod硬體作為終極防禦的話,百度手裡的易聽網,在yy音樂面前,連一點防守之力都沒有。
李牧無心坑百度一把,但是在蘋果這個大敵面前,他已經沒辦法顧及百度的死活了,即便他本身就是百度的股東之一。
為了徹底砸斷蘋果在itunes以及ipod上的產業鏈,李牧早在授意開發yytunes的時候,就專門批了一筆資金,用於做manme的二代升級,yytunes劍指itunes,而manme則劍指ipod。
這段時間來,牧野科技的硬體實驗室,以及牧野科技收購的內地、臺灣幾家mp3代工企業,都在合力研發新一代的manme,這其中還有幾個高階工程師是高薪從臺灣英華達挖過來的,英華達是蘋果ipod的代工企業,生產線就在內地,所以在新一代的manme上,借鑑了相當一部分ipod的工業工藝。
&nanme現在已經研發完成,開始進入了批次生產,新一代的manme定名為manme2,在manme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實用的功能,例如更大的螢幕、更強的音效、更好的滾輪觸控操作以及更合理化的ui介面以及人機互動。
&nanme2的音效,牧野科技買斷了臺灣一家知名播放器生產企業的音訊處理技術,在manme2中提供了多種可排程極高的均衡模式,音質上有了足夠的支撐保障。
&nanme有128mb快閃記憶體版本,以及5gb、10gb、30gb硬碟版本。
&nanme以及me2本身的工業設計理念,是李牧從數年後的ipod身上取得的靈感,整體領先現階段ipod好幾代,而且製作工藝都是師出同門,一點也不遜色於蘋果ipod。
&nanme2對pc可以完美支援,比ipod對pc的支援度要高很多,而且即便是使用者使用蘋果系統,也能夠得到很好的相容支援。
至於生產成本,目前已經可以控制在蘋果同容量產品售價的33%,據說蘋果ipod的生產成本,佔到終端售價的30%左右,這個數字包含了研發和生產成本,而剩下的65%中,一部分是淨利潤,大概應該佔比在20%左右,剩下的,一部分是各種軟成本支出,包括各種稅收、包裝物流、經銷商利潤以及售後服務成本,除此之外,還有少許蘋果的品牌溢價。
現在的蘋果逼格還沒有真正打造出來,所以品牌溢價相對還低一些,如果到了iphone時代,由於品牌溢價的提升,蘋果產品的生產物料成本在售價中的佔比會更低,不過由於蘋果手機背後的技術含量以及軟體支撐力度遠大於ipod,所以到那個時候,蘋果在研發上軟性成本也在提升,但相對的,銷量越大,研發成本均攤的也就越厲害,籠統的說,花一億元研發一款產品,賣掉一萬臺,單臺的研發成本均攤下來就是一萬元;但如果賣了一億臺,單臺的研發成本均攤下來不過只是一元錢了。
&nanme2的成本並不比蘋果低,甚至因為要承擔研發成本的緣故,成本比ipod還要高出一點,正常來看,這樣的產品比拼相比競爭對手來說,是有軟肋的,但李牧最硬氣的一點是:他不需要靠manme2賺錢。
也就是說,李牧可以把蘋果原本留給他自己的1520%淨利潤全部丟掉不要,這樣一來,立刻就能在價格上擁有碾壓對手的優勢,再加上李牧準備採用直銷的模式,在經銷商利潤上,又能夠壓下510個百分點,這樣一來,他至少能跟蘋果產品拉開2025%的價格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