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然曾經去過湘都,並且跟湘南衛視的領導見過幾次,不過並沒有見過他。
何囧是李牧一直比較欣賞的主持人,主持功底不錯,而且人也比較有親和力,最關鍵的是出道多年似乎沒有什麼黑點,能做到這一點的,在娛樂圈實在是不太好找,所以綜合來看,雖然沒接觸過這個人,但也可以判斷這個人整體上應該不錯。
所以,李牧對何囧也非常禮貌,摘下口罩,與他握了握手,笑著說:“何老師你好,久仰大名,我少年時期可就知道你了,那時候我每天都在電視機前等著看《大風車》,我個人對何老師的主持風格是非常喜歡的。”
何囧驚喜的問道:“是嗎?我還以為《大風車》當年的觀眾應該都是85年以後的小孩子,85年以前出生的人,看過的好像不多……”
李牧哈哈一笑,說:“那今天你知道了,還有我這麼一個大齡粉絲。”
何囧笑著說:“真的是太榮幸了,其實我是您的粉絲,您這麼年輕就有這麼卓越的成就,放眼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個來,實在是太令人印象深刻,所以一直想認識您,但一直苦於沒有機會。”
李牧調侃道:“何老師,我覺得咱們這一波商業互吹暫時可以告一段落了,要不先上車,咱們車上聊。”
“商業互吹……”陳婉聽明白這四個字之後,笑的花枝亂顫,說:“李牧你這都是在哪總結出來的形容詞,實在是太……”
李牧笑問她:“實在是怎麼樣?”
“實在是太準確了!”陳婉說:“你們倆你一句我一句的相互吹捧,用這個詞形容還真貼切。”
李牧一邊邀請兩人上車,一邊說:“商業互吹可不是什麼貶義詞,在我眼裡,這其實是件好事,在我們的網際網路行業,這相當於是雙方都能受益的‘換量業務’。”
坐上車後,何囧很是好奇的問李牧:“李總,什麼是換量業務?”
李牧笑道:“在我們網際網路行業,換量業務就是彼此交換自己手裡的使用者,比如一家新聞類網站,和一家教育類網站,彼此都有一百萬使用者,大家互相幫對方推一推,在不損失自己使用者的前提下,還能用自己的使用者去換取對方的使用者,然後達到共同增長,放在網際網路行業是換量業務,放在娛樂圈就是商業互吹。”
說著,李牧又道:“打個比方,一男一女兩個明星,大家各有粉絲一百萬人,這其中有二十萬人重疊,也就是說,雙方的粉絲群體一共有一百八十萬個自然人,於是兩人決定合作一下,來一波商業互吹,然後讓自家的粉絲也關注到對方,這樣一來,雖然還是一百八十萬個自然人,但理論上最多每人都可以擁有一百八十萬粉絲,你的量拿來交換我的量,這就是換量業務。”
何囧讚歎道:“李總您總結的真實太精闢了,如果一個明星能夠和多個同級別的明星各做一輪‘商業互吹’的換量業務,恐怕粉絲數會有幾何倍的增長吧?”
李牧點點頭,笑著說:“現在有不少明星已經開始在自己的貼吧裡跟其他明星做這種操作了,何老師如果自己也經營自己的貼吧,可以和婉姐試著互推一輪,讓自己的粉絲也喜歡上對方,這樣不但能提升每個人的粉絲數量,更重要的是,還能讓粉絲粘度得到更大的提升。”
何囧說:“說實話我還很沒有時間去經營貼吧,只是很偶爾的上去跟粉絲打個招呼,不過聽李總這麼一說,我倒是真要好好抓一下貼吧這塊了。”
說著,何囧對陳婉說:“小婉,我覺得我們倒是可以把我們這次來燕京的兩人日常釋出到貼吧裡,互相捆綁銷售,這應該就是李總說的商業互吹了吧。”
陳婉說:“那我怕是要佔你便宜了何老師,你的粉絲裡年輕小姑娘太多了,正是我最薄弱的一環。”
何囧笑道:“我也一樣啊,我的粉絲裡年輕小夥子也比較薄弱,咱們倆正好可以互補。”
兩人玩笑般的說著,但心裡都不只是用玩笑的眼光去看待。
李牧說的這種操作很有意思,兩人都是混跡娛樂圈的,很容易就能想得出這其中的奧妙。
如果只是在《快樂大本營》上一起共事,那麼還無法做到粉絲上的互動,大家還是各自喜歡各自的偶像,不會因為偶像跟另外一個人搭檔就去喜歡另一個人,但如果兩人有意向各自的粉絲展現兩人的私交,並且公開對彼此的認可,那對粉絲來說,就完全不一樣了,愛屋及烏,是粉絲的一大特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