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輿論的逐漸發酵,CSC俱樂部名氣在不斷提升的同時,在普通民眾心目中的形象卻始終沒有好的改變,對普通群眾來說,最好的態度不是對CSC俱樂部的認可,而是無感。
除了部分對它無感的群眾,更多的人對它或多或少都有些牴觸情緒,而攪和在這個漩渦正中央的李牧,一直沒有主動去關注輿情,而是把精力集中在兩件事上,一是梳理CSC俱樂部的後續運營,二是籌備接下來的釋出會。
與其他的俱樂部相比,CSC俱樂部的運營成本很高,其他俱樂部租個場地就能開業,但CSC俱樂部是整個投資了數億資金,用來建設它的高標準硬體設施。
所以,未來CSC俱樂部的運營,不但要維繫整個賽車場以及其他的硬體設施運作,還要養活一個規模不斷增加的團隊。
首年目前四五千萬的會費,如果全部用來投入運營,倒是能把成本遮住,但是這四五千萬會費,還要對應提供給會員價值四五千萬的服務,利潤率就算設定的高一些,也至少要扣掉一半以上,剩下的錢想維持俱樂部整體運營和發展,是很困難的。
所以李牧一直強調的就是在俱樂部裡,為自己的會員提供高階產品和服務,面向會員做生意,把不足的那部分成本賺出來。
蔡正茂的汽車進口業務已經併入了CSC俱樂部,銷售淨利潤的30%留給他自己,剩下的70%利潤作為俱樂部的營收,衝入俱樂部的流水裡,這段時間他一共訂出去的車過百量,如果全部交車,利潤超過兩千萬,留給俱樂部的利潤大概在一千五百萬左右。
如果CSC俱樂部持續發展,今年再多賣一百輛車應該問題不大,也就是說,至少還有一千五百萬利潤會在後續的大半年裡逐步到位。
這一塊的收入雖然很可觀,但是李牧心裡很清楚,這塊業務的整體行情一定是向下走的,本來蔡正茂的進出口生意之所以不錯,就是因為許多高階汽車品牌還沒有正式進入華夏市場,隨著時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品牌在華夏成立分公司並且拓展銷售商渠道之後,這塊業務也就沒太大想象空間了。
CSC俱樂部剛剛爆紅大火,收了四千多萬會費、賣了過億的車、又匯聚了八千多萬善款,雖然社會上有些批評的聲音,但整體上堪稱是一個極其成功的商業案例了,可是李牧卻並沒有去享受這個現狀,而是把陳澤、蔡正茂叫到一起,討論CSC俱樂部後續的盈利問題。
陳澤和蔡正茂都有些不太明白,目前的收入盤面好到大大超出預期,李牧為什麼對後續的盈利這麼著急。
李牧毫不掩飾的對兩人說:“你們千萬別認為我們目前已經很成功了,這段時間的賬面收入是不錯,但別忘了,我們現在是在寅吃卯糧。”
“寅吃卯糧,換句話說就是提前透支後期利潤,咱們的CSC俱樂部忽然在圈子裡爆火起來,確實刺激了一大批沒有跑車的使用者在短時間內紛紛出資購買跑車,但這只是相當於我們把後面的市場都硬生生的提前了,今年趁著俱樂部大火,賣一百輛車、兩百輛車都不是什麼問題,明年呢?明年還能有多少?後年恐怕就更剩不下多少了。”
陳澤點點頭,說:“你說的沒錯,不過咱們不是還要做高階產品和服務的銷售業務嘛,這塊業務將來也會給咱們帶來一個不錯的收益盤面。”
李牧說:“老陳,我現在要考慮的更長遠,俱樂部想要保持向上的態勢發展,收益自然是越多越好,你別忘了咱們有這麼龐大的硬體投入,這部分的維繫成本也非常高,更何況你不是還想養一支自己的卡丁車隊嗎?這就需要更大的投入了,相對的,也就需要更大的利潤。”
陳澤認真說道:“說實話,車隊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個燒錢的玩意,指望它賺錢是不可能的,而且鐵定要賠錢,再說這東西就是我的一個理想,不能讓大家一起幫我埋單,所以車隊的事情我之前就已經考慮的很清楚了,車隊的開銷由我個人承擔。”
李牧擺擺手,說:“你就別扯這些沒用的了,當初你說要搞賽車場、搞車隊,是我建議在這個基礎上做一個俱樂部,這幾個專案本身就是一件事兒,你現在還想把它們拆開?”
陳澤說:“車隊的事情本身就是個累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