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牧頓時驚訝不已。
克里他聽說過,2004年的美國總統大選,他和謀求連任的布什總統競選,雖然被許多西方國家人民以及媒體看好,但最終卻沒能贏得大選。
眼下這個時候,距離總統大選還有一年多,克里這時候主動想見自己,那麼不用想也能猜得到,克里是希望拉攏自己,將來利用自己在網際網路行業的巨大影響力以及在全球範圍的資訊投放能力,來幫助他贏得競選。
參悟透了這一點,李牧開口問斯皮爾伯格:“克里先生這時候想見我,應該是為了明年的總統大選吧?”
“聰明!”斯皮爾伯格一點也並不驚訝李牧能夠參透這其中的動機,他非常坦然的說道:“整個好萊塢都是民主黨的鐵桿,所以我們也一直都在為民主黨的競選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克里先生是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如果你跟他見面的話,一定會有這樣的感受。”
說到這裡,斯皮爾伯格頓了頓又道:“其實你也不用對他民主黨候選人的身份太在意,就當是普通的新朋友先接觸一下,其他的事情,放到以後再說。”
李牧點了點頭,果然如此!自己現在的影響力,竟然已經開始讓總統競選的候選人主動找上門來了。
不過,李牧的心裡沒有激動,反而忽然有些忐忑。
他沒想到,自己發展到現在,影響力竟然已經變得如此深遠,連美國總統大選的候選人都開始試圖招攬自己這股非同一般的網際網路力量,這也意味著,自己已經開始具備改變世界的能力。
那麼問題來了,自己在網際網路領域改變世界還好說,因為自己有足夠的能力、積累以及對未來的把握,能夠確保自己d住自己帶來的變革,但是如果自己把這種影響力投入到他國政治,尤其是美國這樣世界第一的大國,那將來的整個世界局勢恐怕都會發生變化。
如果沒記錯的話,克里在2004年的大選上,與布什只差了那麼一點點,雙方在競爭中都調動了自己全部的資源、自己所屬黨派也都傾全力而動,在這種情況下,天平的兩端極有可能是一百噸和一百噸零一百克的差距,如果這時候,自己帶著牧野科技這樣一個龐然大物殺進這個戰場,那麼自己就有可能在整個大選中起到決定性作用。
如果自己真幫克里競選,用牧野科技的資源來為他宣傳、拉票,克里獲勝的可能性極大,但問題來了,自己是否真的要蹚這趟渾水?
誠然,如果自己真幫助克里競選,一旦他當選,自己將來在美國一定能夠收穫大量的政治利益,任何資助競選的人都是在做一場二選一的賭博,賭贏了自然會加倍獲得獎勵,這在美國總統競選裡已經成了公開的秘密。
但是那樣一來,問題也出現了,如果2004年布什沒能連任、克里上臺,那麼未來的美國政治格局就與李牧上輩子所知的歷程發生巨大的變化。
多了一個克里,天知道奧巴馬還有沒有機會上臺?如果克里上臺之後搞得不錯,那麼2008年就算奧巴馬出來競選,也不可能阻止克里的連任,那麼只有到了2012年,才會有下一屆總統誕生,到那個時候,美國總統會是誰?希拉里?奧巴馬?還是另外一個自己根本就沒有聽說過的某某某?
對李牧這樣一個重生者來說,最好的局面,是改變自己能把控的、順從自己無法把控的,這樣一來,才不會把自己重生回來最大的金手指,也就是對未來發展的熟知浪費掉。
如果自己幫助克里競選,那麼從2004年往後,一直到2016年,李牧一切關於美國政壇的記憶恐怕都會徹底失去意義。
若是從保險起見的觀點出發,李牧最好的選擇就是不要攪和進美國大選的泥潭。
可是,換一個觀點出發,如果李牧有足夠的把控能力,能夠Hold住這一切的話,那麼插手進來,就像是自己插手進網際網路行業一樣,一定能夠從中獲得數不清的長久利益。
想到這裡,李牧甩了甩頭,既然找上門來了,自己也不用太糾結,先見一見再說,如果自己實在感覺蹚不起這趟渾水,那就置身事外;如果明年自己真有這個實力,直接殺進美國政壇也未嘗不可!